English

取消文理分科,是不是高考改革的治本之策?

9月4日“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招考改革新方案正式发布。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高考科目的设置不再划分文理科。取消文理分科意义有多大?学生是否会加重负担?

主持人的话:

高考文理是否分科,历来争议不断。作为此次改革的“重头戏”,取消文理分科是否真能从此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格局?

我要发言

李希贵:高考不分文理 更符合人发展方向

让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的,有利于潜能的发挥。学生根据高校不同学院的考试要求,和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来选择不同的科目的综合。[详细]

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和时间 将减轻负担

不分文理科,自主选择考试科目,这样一个看上去很小的一个变化,提供的是一个可选择的机制,就带来了一个孩子既减轻负担,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未来发展方向有益的学科中去。

此次改革主流是自主招生 留给高校大量空间

自主选择科目将有利于学生和大学双方双向选择,这一次考试改革的主流就是自主招生,按照高考成绩,会考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来录取学生。这里边本身就有大量的空间给高校,就看会不会用了。

熊丙奇:录取制度不改革 难改应试格局

如果录取制度不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在当前分批次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框架之下,文理不分科、英语一年两次考,并不能改变基础教育应试教育的格局。[详细]

学生须对待每门学业水平考试 会加重负担

学生必须认真对待每一门学业水平考试,如果所选科目在高一、高二就进行测试,这就把高考的压力提前到了高一、高二,虽然方案制定者认为这可以分散高考压力,但为了弥补这一门成绩的落后,学生之后的学习压力会变得更大。

高校还是按成绩录取 基础教育仍是应试教育

高校还是按学生的学科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录取。文理不分科难以起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如果以前学文科的学生人文素养不高、学理科的学生缺乏科学精神,难道现在增加了科目,就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

@菜菜:让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所学课程

有的人学文科,但对理科也有感兴趣的,能根据兴趣自由选择,挺好。目前普通高中处于基础教育阶段,过早文理分科,一些理科学生不再学历史、地理,成年后人文情怀就很缺少。

@阳光的Lima:语数英全国统考是走向公平第一步

语数英全国统考是走向公平的第一步,各大高校按分数高低录取就更公平了,也就彻底杜绝了高考移民。

@薛永武上善若水: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中学分文理科是非常片面的做法,严重割裂了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优化组合,也导致了综合素质与能力的畸形发展。

@酿泉君:增加学生负担 或将影响到高考成绩

不过虽然学生能得到全面发展,但觉得增加了学生负担。每门课都要认真对待,不然可能会影响到高考成绩。

@李啟聖:不分科更加适合文理都好的学生

自选三门和分科有区别么,我觉得比较适合文理都好的孩纸,对于偏科的人还得浪费时间月其他的。

@swl利:全学全考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文理分科时一般学子都学的吃力,全学全考更是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这是非要逼着他们开启学霸模式啊!综合学科自选3门考试不太现实,这样老师的教学不好展开,特别是师资力量薄弱的地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