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招考改革新方案正式发布。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高考科目的设置不再划分文理科。取消文理分科意义有多大?学生是否会加重负担?
主持人的话:
高考文理是否分科,历来争议不断。作为此次改革的“重头戏”,取消文理分科是否真能从此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格局?
让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的,有利于潜能的发挥。学生根据高校不同学院的考试要求,和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来选择不同的科目的综合。[详细]
不分文理科,自主选择考试科目,这样一个看上去很小的一个变化,提供的是一个可选择的机制,就带来了一个孩子既减轻负担,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未来发展方向有益的学科中去。
自主选择科目将有利于学生和大学双方双向选择,这一次考试改革的主流就是自主招生,按照高考成绩,会考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来录取学生。这里边本身就有大量的空间给高校,就看会不会用了。
如果录取制度不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在当前分批次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框架之下,文理不分科、英语一年两次考,并不能改变基础教育应试教育的格局。[详细]
学生必须认真对待每一门学业水平考试,如果所选科目在高一、高二就进行测试,这就把高考的压力提前到了高一、高二,虽然方案制定者认为这可以分散高考压力,但为了弥补这一门成绩的落后,学生之后的学习压力会变得更大。
高校还是按学生的学科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录取。文理不分科难以起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如果以前学文科的学生人文素养不高、学理科的学生缺乏科学精神,难道现在增加了科目,就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认为文理不分科会加重学生负担的看法是在过去的高考制度下做出的判断,他分析到,文理不分科之后高考制度也将发生改革。
清华附中语文高级教师、海淀区教研员花向昭认为,这次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观念,并不会增加学生负担,老师则需要面对新挑战。
成都商报评论员徐琼认为,取消文理分科,不是给学生增负,而是给教育加分,而且文理分科将导致广泛的知识断裂。
经济学家郎咸平认为,很多人仅仅因为这么一点改变就欢欣雀跃,我们的教育真是可悲。教育体系病根深种,根本不是改革高考这种技术手段能解决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肖龙海称,如果大学录取制度没有改革,此次改革空间意义并不大,高考改革和录取制度改革要同步进行。
教育工作者陵君认为,改革依旧没能触及问题核心,与之前大一统的考试并无二致,作为学生进阶途径的参照标准和评价体系却没能跟上。
有的人学文科,但对理科也有感兴趣的,能根据兴趣自由选择,挺好。目前普通高中处于基础教育阶段,过早文理分科,一些理科学生不再学历史、地理,成年后人文情怀就很缺少。
文理分科时一般学子都学的吃力,全学全考更是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这是非要逼着他们开启学霸模式啊!综合学科自选3门考试不太现实,这样老师的教学不好展开,特别是师资力量薄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