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嘉宾介绍

主持人:钟秉林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嘉宾:顾明远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嘉宾:周建华
人大附中书记、副校长
嘉宾: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嘉宾:施建农
天才儿童研究会理事会主席
嘉宾:张盈
北京四中道元班班主任
参加人:陈力
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参加人:靳晓燕
光明日报教育部记者
参加人:王保纯
光明日报教育部主任

是“散养”还是“专门培养”?

【1】教育均衡应该是每个学生享受适合他的教育

(嘉宾)周建华:拔尖人才的产生最核心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先天的遗传禀赋,这是基础。二是后天的环境条件。现在有种误解把教育均衡等同于教育平均,一提教育均衡,就是所有的同学应该享受一样的教育。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应该是每个学生享受适合他的教育。[详细]

【2】资源配置的公平要适合每一个学生

(嘉宾)顾明远:教育公平可以是制度的公平,权利的公平。从教育过程的公平来讲,我们政府要提供公平的资源配置,不要搞重点学校、非重点学校。而资源的配置需要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也不是说一样的就是公平。[详细]

【3】建立一个包容性强的教育体系是非常重要

(嘉宾)施建农:教育的问题本身是一个长时距的问题,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看到结果,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且,这个结果还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我们这个社会本身在变,对人才的要求,对人才的标准也在变。[详细]

是从娃娃抓起,还是从大学抓起?

【1】教育公平的前提下人才培养应该有国家队

(嘉宾)周建华:在强调教育均衡,教育公平的前提下,人才培养应该有国家队,跟世界上所有小学生比,我们培养的小学生不落后,中学培养出来的孩子不落后,大学培养出来的也不落后。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不落后。假如说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够超越他们[详细]

【2】对于发现人才,每个家庭学校都应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嘉宾)孙云晓:我们发现各种特殊的人才和创新的人才的培养,并不是说完全等着国家一定出台什么政策以后做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学校都完全具有这样可为的空间。[详细]

【3】给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嘉宾)顾明远:实验班、早培班不是不可以办,但是我们不可以去掐尖。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那不行的,要真正看到他在某一个方面的兴趣和特长,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要从小培养学生对某一些方面有兴趣、爱好,这样才能够真正出人才。[详细]

突破:看兴趣,看分数?

【1】给非“常”人才平台去尝试

张盈班里有学生这样说:我有一种当小白鼠的感觉。如果跟着其他的班一起学习训练,说不定能考一个不错的结果。现在我没有训练,我花很多时间在研究上面,但是研究这个东西国内大学不认,非常要命。我们班大多数孩子的出路还是出国,在国内得不到非常好的一个发展,他们会选择到国外去寻求他更高质量一个学习。[详细]

【2】天才就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道路

孙云晓我们每个人都有体会,所谓天才他就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道路,蠢材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道路,绝对是真理,你做你适合的事情你就有热情,就有创造力的,你就是天才,选择不适合自己的道路你认为自己笨的什么都不如,痛苦不堪。[详细]

【3】用一切可能的方式让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主人

周建华最好的教育就是用一切可能的方式让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的思路就是尊重个性挖掘潜力,通过超常规的实验项目,这些实践项目帮助我们认识教育规律,认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怎么去发现他的优势,他的兴趣,怎么去提升他的能力,实际上都要有很好的平台,最终的目标就是发展与创新。[详细]

是“成龙”还是“成才”?

【1】负担重是因为学生在被学习与被教育

顾明远美国高中功课很难的,包括德国,法国高中的课特别难的,但是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我们是被学习,被教育,他们是自己学习,自己愿意学习,有兴趣的学习,差别在这,不是说我们负担比人家重,人家可能负担比我们重,问题是人家是自愿学习,自己选择的学习,我们是被学习,被教育,所以负担重,差别就在这个地方。[详细]

【2】学生评估体系单一 模式化形成束缚

孙云晓我们连续10年做的中、美、日、韩高中生的比较,中国中小学生对科学很感兴趣,但是年级越高越不感兴趣。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学生年级到了高中的时候评估的体系非常单一的,就是上大学,就是考试方式,不能想自己的事情了,所以说各种压力之下慢慢就放弃了。我们现在当然怎么样能够让这些差异性很大的,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能获得成长,现在面临很多的挑战,现在我们为了追求教育公平,采取了很多强有力的措施。有好的一面的同时,也有一种平均化的,模式化的问题的出现,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构成一种新的伤害,一种束缚。[详细]

【3】超常儿童成才在于非智力个性心理特征

施建农小时候很聪明,有的长大,却学不下去,其实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我们不是以兴趣导向,我们以考试分数为导向的。到最后,不知道自己干什么。我们的孩子没有自我,找不到自己要什么。典型的中国式的成长都是规定下一步干什么, 到最后却不知道自己干什么。我们做过一些比较,超常儿童后期发展的比较好的,区别在于不是他早期聪明不聪明,,而是在于他的非智力个性心理特征:抱负、好胜心、求知欲、坚持、自我意识、独立性。[详细]

现场图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