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科学 教育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的基础,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并且也是实现素质教学和科技强国的现实要求。特别是新时代背景下,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更需要从中小学抓起,不断提高中小学科技教育质量,为我国不断培育合格科技人才提供强大动力支撑。
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对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通过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学生在科学素质上有所提高,不仅获得基本的科学理论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一定动手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鼓励中小学生对未知领域进行思考、探索以及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有助于中小学生获得科学上的原创性成果的产生。可以看出,通过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既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又能激发他们将来投身于国家科学技术建设中的动力和能力。因此,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发展,要从这两个方面理解新时期中国中小学生的科学 教育任务,要明确培养学生是符合未来社会科技发展要求的全面综合人才,两个方面密不可分,只有接受良好的科学 教育,才能源源不断地培养优秀科技人才。
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有助于促进科技人才成长获得持续动力。为了做好中小学基础教育工作,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遵循人类成长的规律。一方面,针对小学生主要是强化生活实践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求知的兴趣,激发起学生热爱科学技术的热情;中学时代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承担责任,在完成任务中展现自己的技能,同时还要提高他们科学技术特长,不断提高其相信自己在科学领域的研究实力,实现自己的超我。因此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有助于结合不同时期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进而促进中小学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中小学的青少年具有天生的探索者的天性,只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存在一种自然倾向。因此,中小学要把科学技术教育全部普及化,有助于培养具有特殊技能的学生,进而有利于发展具有潜在创造的人才,形成一个完整有机的教育目标体系。
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有助于不断提升青少年的思考能力和行动能力。一方面,为了促进中小学生的锻炼思考能力以及行动力等方面的发展,中小学基础教育要鼓励青少年根据科学研究问题的本质、现实的可能、期待的效果等问题建立研究实践的目标,根据现有的资源、影响因素、开展进度等及时调整研究的方向、任务、策略和步骤。如小学生可以通过科技课外阅读活动、实验探索活动、科普电影观看、科幻绘画、手工制作等不断体验科技学习的乐趣,并通过亲身参与、自主探索和深度讨论的学习方式,不断锻炼和提升自身科学思考能力和行动力。另一方面,为发挥好科学实践的教育功能,通过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有助于科学 教育在一定的科学立场和语境下,结合科学方法来优化科学实践的逻辑性、合理性、标准性。
为了促进中小学科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思想认识,充分重视科技教育的重要意义。一方面,中小学学校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加强和优化科技教育组织建设,组成科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管理工作小组,保证教师接受一些科技教育技能培训,深入领会国家科技创新政策文件的精神等等,以此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从大视角深入理解科学技术的价值,并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培育出拥有创新思维、具有开创能力的优秀学子。同时,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学生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他们的心态会影响他们自身的变化。因此,要强化中学阶段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培养有丰富的科技知识、有高度科技创新教育的渴望且实践能力较强的未来人才。另一方面,为了促进中小学科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开发校本课程,规范培训内容,拓宽科技教育多元渠道。在学校内部应该编写出版与科技创新课程相契合的校本教科书,课程内容的安排应随着学生的年级不同、认知能力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将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调整,形成课程内容梯度上升的模式,不仅能培养学生最基本的科学知识,而且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效果。
为了促进中小学科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加强教师培训,重视能力培养,使学校科技教育工作得到更好地推进。“学校教学的根本是教师”,如果想打造一所科学 教育学校,不仅要装备完善,更关键的是教师队伍要强大。因此,中小学学校应该重视科学 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更新,对科学 教育教师培训,帮助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师们的科学 教育素养和教学技艺。可采用“线上+线下”的学习培训方法,利用国家的、省市或区的科学 教育技术或科学 教育资源库平台,开展专业化的学习培训。还可以借助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事业,针对科学 教育教师团队实施定制式培训和导师制。中小学在时间和人才上做好充分保障,安排科学 教育的全体教师多轮次到省外培训学习。同时,学校也要建立观察和交流制度,依据科学 教师培训要求,结合大学、其他学校等伙伴实行互帮互助共建的活动,定期举办交流会和参观会,加强科学 教育经验分享,进一步提高科学 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水平。
为了促进中小学科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开展科技活动,创新教育形式,丰富科技教育项目内容。一方面,中小学校要积极创设具有本校特色的科技节日活动。每年或每学期自成体系地组织开展各个不同名称的科技节日活动,如“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校内科技周”“学生科技评比”等科技节日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让学生将科技学习活动引入正轨。同时注意开展此类活动时应注意科技创新比赛的开放性,使其变得更有广度、有趣味性、具有一定的内涵,激发学生去参与科技的实践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中小学要加强推广课外科技活动的广度和深度。除按定期、不定时上好科技知识讲座与报告课程外,中小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从多层面予以融入,如科学科普、科学参观、科学示范品展示、校外科技成果评比、科学作品评比、科学作品展示、科学课题研讨会、学习科技活动交流会等,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组织科技文艺晚会、科技活动月、节假日主题活动等把日常的教学与集中学习结合起来。
为了促进中小学科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促进家校社协同让科技人才培养同心同向。在家校社的三位一体合作中要彰显政策的效应,抓好家长和社会资源的建设。借助家长学校宣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大力弘扬科技兴国,为祖国培养杰出人才的理念,同时邀请专家指导教学,由家长老师现身说法,发现孩子爱好,了解孩子的需要,点燃孩子科技热情的火花,从兴趣、爱好升华为至诚的爱好,将兴趣爱好融为一种职业兴趣。为了促进社会资源进入校园,要让有专门的人员来完成,比如引进相关的信息技术奥赛课程,聘请科学院的专业人士或者大学实验室的老师教授科技知识,开展中小学科学研究、课题、报考教育部认可的各项竞赛等,这样可以有效进行专业性的指导,以此培养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有力臂膀。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元一体化形成融合与发展态势,就能使中小学科技教育思想保持统一,进而系统地促进中小学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新时期科学技术教育已经成为中小学生的教育教学内容之一,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在中小学学校基础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各学校应加大科技教育力度,在提高中小学科学技术教育认识程度、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努力,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教育在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的实施效果,更好地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作者:李龙莹,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林金凤,江门市第一中学政治高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