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邱晓琴)11月11日下午,北京市海淀区“百校百剧”第十赛季比赛在北京实验学校(海淀)礼堂举行。教育部、应急管理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应急管理局、海淀区教委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教育、应急管理、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活动,与现场师生共同见证这场融合安全知识与AI艺术的校园文化盛宴。
作为国内首创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舞台情景剧项目,“百校百剧”第十赛季继续创新,以“AI+安全教育”为框架,10所参赛学校均采用AIGC进行灾害场景构建,积极尝试AI智能体参与安全知识讲解和舞台互动演绎,不仅让各参赛学校的学子们在创作与表演中收获成长,更为全国校园安全教育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海淀样板”。

“百校百剧”第十赛季在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大礼堂召开
比赛开始,10所参赛学校按序登台展演,剧目题材紧扣公共卫生、事故灾难、社会安全、心理健康等多个灾害类型,内容贴近校园生活与社会热点。石油附小的《花粉王国奇遇记》聚焦花粉过敏防护,用奇幻剧情普及公共卫生知识;上地实验小学的《电动汽车惊魂记》模拟电动汽车着火场景,传递应急避险技巧;万泉小学的《守护校园》围绕校园反恐展开,倡导共建平安校园;二十中的《防不胜防》则以禁毒为主题,警示青少年远离毒品危害。此外,危化品安全、燃气泄漏应对、电信诈骗防范、交通安全等热门安全话题,也通过戏剧形式得到生动呈现。
每部剧目表演结束后,来自各校的学生评委现场举牌打分,充分体现了“安全文化+亲身参与”的项目理念。参演学生们以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情感和准确的表达,将安全知识融入剧情演绎,赢得现场阵阵掌声。活动期间,石油附小还带来了英文剧《花粉王国奇遇记》,以双语表达拓展安全教育的呈现形式,展现国际视野、讲述中国故事。

北京实验学校(海淀)的学生们演出心理剧《心墙之内》

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演出《花粉王国奇遇记》
本次比赛,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强教授担任评审专家组组长,与北京市应急管理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教育科学院、北京市999急救中心、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等单位的专家一起,从剧情设计、安全知识点呈现、艺术表现力、AI技术应用等多个维度进行评审。
张强评价,参赛剧目主题鲜明、形式创新,既普及了实用的安全知识,又展现了中小学生的创造力与表现力。他特别肯定了“AI+安全教育”的融合实践:“海淀区教委没有把安全教育停留在口号中,而是坚持用‘艺术+科技’的创新形式,让安全知识‘活’起来,让安全教育既有‘科技感’又有‘温度感’”。
经过激烈角逐,现场最终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5名)及AI创意奖(3名),并为获奖学校颁奖。“AI创意奖”为“百校百剧”活动多年来首次设立,以表彰在剧目创作中巧妙运用AI技术、实现灾害场景模拟或与AI角色互动的优秀作品。
海淀区教委安全保卫科副科长贾宁杰谈道,“百校百剧”第十赛季的成功举办标志着“百校百剧”迈入AI元年。十所参赛学校的安全舞台剧,均采用AIGC技术进行灾害场景构建,部分学校还实现了AI角色与师生的同台互动演出。海淀区教委将协同学区、学校三级发力,将参赛的精彩剧目,结合明年安全教育主题宣传日,进行“线上+线下”多轮展播,并评出“最受欢迎奖”,让百校百剧走进校园、走进更多孩子们的心里。
北京实验学校(海淀)校长文伟表示,非常荣幸成为“百校百剧”本赛季的承办校。“接到这个任务后,我们积极动员准备,提供比赛剧场环境外,在全校范围进行了安全知识的宣教活动并制定年度安全文艺活动计划。”文伟介绍,北京实验学校本次参赛的是心理剧《心墙之内》,师生们经过认真准备、努力拼搏,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希望“百校百剧”越办越好。
参赛学生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刘东洋说,为了更好地完成这次安全舞台剧的展现,他们专门成立了AIGC小组,负责设计PPT背景图和AI互动视频。AIGC小组结合参赛作品共设计了3套AIGC图片和视频,既能展现灾害场景,又能结合舞台演员的表演,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