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邱晓琴)11月8日-9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北京师范大学“强师工程-百千万计划”县域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实践现场会在内蒙古鄂托克旗召开。本次活动以鄂托克旗教育数字化实践为典型案例,聚焦数字化赋能教育的热点与难点,共商县域教育振兴策略,共绘教育高质量发展蓝图。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及全国11个省(区)教育系统的领导干部、校长、教师代表参加现场会。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融媒体中心记者伟力斯/摄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党组成员杨玉春指出,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号召,勇闯教育数字化改革“深水区”,以“数智变革”赋能教育生态优化,加速探索全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方法与路径。依托于北京师范大学“强师工程-百县千校万师计划”,全区各地持续探索和完善符合地方实际的教育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培育优秀教师,形成工作经验,正不断提升应用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院长亓俊国表示,北京师范大学聚焦县域教育发展,在“强师工程”框架下,全面实施“百县千校万师计划”,聚焦教师队伍建设和职后发展问题,紧密围绕人工智能时代县域教育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助力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已覆盖全国11个省份,累计90个区县加入“百千万计划”。自鄂托克旗加入“百千万计划”以来,北京师范大学携手鄂托克旗积极响应“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时代命题,通过教育生态的整体性重构,推动鄂托克教育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教师发展处副处长雷静认为,本次活动的举办,让与会者直观感受鄂托克旗不断迭代数字教育环境,缩小消除数字“鸿沟”,围绕信息网络、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应用创新、区域云服务等领域的建设成果,让县域师生享有更多“互联网+”红利,使最前沿的科技教育成果同样惠及县域师生。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旗委常委、副旗长张国翻表示,近年来,在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智力支持下,鄂托克旗紧紧围绕“县域治理—学校管理—五育融合—教师发展—学生评价”全链条改革,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初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鄂托克经验”,努力推动设备“用起来”、教师“强起来”、课堂“活起来”、评价“准起来”,让数字技术真正服务于育人本质,服务于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现场会期间,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培训专家工作组秘书处秘书长黄贵珍,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智慧学习研究院副院长陈光巨,鄂托克旗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石永峰,围绕“成为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新时代好老师”“数智时代县域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县域教育数字化治理的鄂托克路径”等主题作了报告。
来自鄂托克旗棋盘井第三小学、棋盘井第一小学、鄂托克旗桃力民小学、赛乌素小学、棋盘井中学、鄂托克旗第一中学等学校展示了近年来在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的经验成果。
北京师范大学“强师工程-百千万计划”相关区县和学校还围绕教育集团数智化探索、数字赋能教师专业成长、科学思维与创新驱动、县域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县域教育质量提升经验等话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研讨。
据了解,本次现场会旨在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搭建县域教育数字化学习交流平台,共同为人工智能时代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推动更多县域教师队伍高水平建设与专业化发展实现数字化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