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全国高校普遍推出“校园跑”活动,推动校园运动风尚形成。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也在出现,个别学生以“代跑”等方式“应付差事”,背离了开展“校园跑”的初衷。
开展“校园跑”的初衷是促进学生锻炼,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线上后台改数据、线下真人代跑、同学帮忙跑、多人接力跑,甚至骑单车刷路线……种种投机行为的诞生,让“校园跑”沦为了部分人的“刷分游戏”。将锻炼任务“外包”,看似钻了规则空子,实则付出了双重代价:既牺牲了身体力行的健康积累,也违背了诚信为本的人格准则。
奔跑流汗,是谁都替代不了的。健康体魄,更无法通过“外包”获得。每个学生都应成为自我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树立诚信意识,拒绝自欺欺人的“代跑”行为,才能夯实成长之基。学校在技术上严堵漏洞的同时,也应着力营造校园体育文化,丰富运动项目供给,改进运动评价,激发学生运动积极性,让操场上迎来更多愿意奔跑的年轻身影。(郑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