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安徽外国语学院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积极推进跨学科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学校紧密对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通过打破学科壁垒、深化产教融合,系统培养具备扎实外语能力与专业实践素养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促进跨境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自2018年起,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新文科”建设部署,对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展目标,针对传统外语教育中存在的“技能单一、学科融通不足、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依托学校11个语种、13个外语类专业的资源优势,全面推进以“三维双向融通、三元协同育人”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推动外语人才培养从“单一技能型”向“复合应用型”转型。
在培养机制方面,学校构建了“三维双向融通”体系:一是在课程体系上实现“外语+专业”双向渗透,开设“经贸外语”“旅游外语”“跨境电商”等跨学科课程模块,促进语言教学与财经、管理等学科专业内容的有机融合;二是
在教学组织中强化“理论—实践—反思”闭环衔接,通过项目制学习、案例教学与模拟实训等方式,提升学生知识转化与实践应用能力;三是在教学评价中打破“教—学—评”单向流程,建立动态反馈机制,实现个性化培养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适应性,学校积极构建“三元协同育人”机制。一方面深化校企合作,与四十余家涉外企业、翻译机构共建实习基地、订单班和产业学院,合作开发“涉外商务案例”“涉外酒店服务案例”等实战型教学案例集;另一方面推进校内跨院系协同,打破外语学院与国际经济学院、国际会计学院、国际商务学院、国际旅游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以及信息与数学学院等单位的建制界限,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共建微专业、辅修专业与交叉课程群(+专业课程模块),全面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专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在推进教育数字化方面,学校认真落实教育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全过程。已构建多语种智慧同声传译、多语种跨文化交际实训平台等数字化教学场景,开展机器翻译辅助教学、语料库驱动学习等教学创新,有效拓展教学时空,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系列改革举措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多语种笔译大赛、涉外商务实践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中表现突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超过半数以上的毕业生投身于涉外贸易、国际交流、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与行业认可度持续提高。
未来的安徽外国语学院将继续深化“外语+”教学综合改革,紧密围绕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外人文交流以及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需要,拓展“外语+国际传播”“外语+国际事务”“外语+国际中文教育”等新兴方向,推动人才培养更好对接国家战略,为讲好中国故事、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