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科学技术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精彩、越来越便捷。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的高校需要培养出一批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引领科技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来服务和推动国家的高质量发展。”
8月11日,作为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的重要单元,“机器人导航与空间智能技术”主题活动在京举办。关于科技人才培养,无线网络定位领域学科带头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校长邓中亮教授这样说道。
邓中亮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做主题报告 主办方供图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高校人才培养也需动态更新
作为“羲和”计划室内导航系统的主要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邓中亮带领团队研发的“5G+北斗”广域无缝融合定位技术,被称为世界首创的室内外连续高精度定位技术。多年来,邓中亮培养了百余位硕博人才,对科技人才培养有着独到见解。
邓中亮表示,当前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竞争越发激烈。从自动驾驶到探月工程,从低空经济到海洋开发,每一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都需要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支撑。
“国家的迅速发展需要人才支撑,智慧城市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邓中亮谈道,我们的高等教育需要培养出一批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了紧随科技发展的步伐,高校的教材内容、专业设置等等都需要与时俱进。同时,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也对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动态更新知识体系,教学能力也需不断提升。
邓中亮解释道,高校教师一方面需要更新专业知识,包括技术和理论的创新突破,另一方面还要把这些知识转化为教学内容,传播给我们新一代的学子们,让他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突破,来支撑和服务国家的发展和建设。
多维度能力筑基 当代青年要锻造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在就业中,不少青年学子面临所学专业与就职工作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并不是每个有航天梦的人,都能飞上蓝天。”邓中亮提出,在工作中,广大青年必须具备三方面能力,即学习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新技术、新知识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我们所学的知识很快就变成了旧知识。当今社会,如果三天不学习新知识,或许就会感觉自己已经落伍了。”邓中亮表示,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当代人的重要使命,这对广大青年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邓中亮谈道,科学研究的魅力在于突破与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比如在定位技术领域,赶上并且超越技术领先国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因为只有赶上了并且超越了,我们的技术才能走出去,向全世界提供服务。
“我们做导航研究的人都希望自己不是路盲,这样才可以导航别人,而不是被导航。但是,不管是导航别人还是被导航,都需要科技来支撑、来驱动。”邓中亮表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让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便利,也对我们青年学子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新的挑战。
对此,邓中亮建议青年学子要不断学习,逐渐建立一个自身的知识体系。同时,在邓中亮看来,更多的学习要在工作当中进行,要在工作中不断锤炼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校园学习的知识,只是给我们打了一个基础。在工作当中,我们要不断学习,来提升个人综合能力,这是关键。”
(光明网记者邱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