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报讯(通讯员 苏江召 靳建辉 记者 张利军)近日,河南省近400名高中生分7个学科,走进西湖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及上海软件中心、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单位,开展为期一周左右的第三届河南省普通高中学科夏令营活动。
今年的学科夏令营涵盖物理、化学、生物、数学、信息技术、语文、历史7个学科,分别由相关高校和具有相关省一级学科的高中学校组织实施。此次学科夏令营呈现出项目式、主题化的显著特点。如化学学科夏令营以“探秘未来新能源电池”为主题,聚焦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制备、表征、性能测试和回收利用;数学学科夏令营聚焦“生活中的数学”;语文学科夏令营以“文字溯源,文学沁心”为主题,让营员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博物馆等,学习甲骨文知识、进行甲骨文契刻。
据了解,河南省教育厅已连续三年安排专项经费开展此项活动,旨在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促进高中与高等院校协同育人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营员主要来自高一、高二年级对相关学科怀有强烈兴趣、表现突出的有学科潜质和特长且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优秀学生。
“高中学科夏令营,不仅发挥了省一级学科在全省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更充分发挥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在科学普及和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让更多高中学生从理论中汲取知识,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在行走和探索中实现成长。”河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