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暑期是溺水事故的易发、多发、高发时段,关于如何预防溺水,溺水后该如何自救和营救,这份救命指南请您收好。
未成年人要牢记防溺水“六不”原则,成年人也可以参考学习。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盲目施救。
为保证未成年人安全,家长要做到“四知”。
1.知去向——知道孩子去哪里。
2.知同伴——知道孩子和谁去。
3.知内容——知道孩子去干啥。
4.知归时——知道孩子何时回。
不会游泳的人溺水如何自救?
1.保持冷静:慌乱会加速体力消耗,尽量放松身体,采取仰漂姿势等待救援。
2.利用浮力:如果周围有可以抓、拉、扶的东西,迅速抓住,借力浮出水面。
3.换气时,呼气要浅,吸气要深。
4.有人来救援时,一定要听救援者的指挥,不要猛拽救援的人。
会游泳的人遇突发状况如何自救?
抽筋:
1.腿抽筋:尽快游到岸边或抓住附近的漂浮物;如无法继续游,深吸一口气潜到水下,努力把脚掰直,再努力往外踹,尽量让腿蹬直,用力直到抽筋慢慢缓解。
2.手指抽筋:马上手握成拳,反复抓握,然后用力张开,直到不再抽筋。可仰面漂在水上。
呛水:
尽量踩水,将头部露出水面,就能减少再度被水呛到。有规律地踩水一段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再采取其他措施。
遇到漩涡:
尽量让自己身体平躺在水面上,然后用最为常用的游泳方式顺着漩涡的方向快速游出去。
被水草等缠住:
1.不要拼命挣扎、乱踢乱蹬,否则会让水草缠得更紧。
2.若附近有人应尽早求助,抓住可抓的东西,让身体浮出水面。
3.若没有,最有效的办法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解开水草。
发现溺水者,救援有3步。
1.安全救援。大声呼救,同时寻找长杆、绳索等可用物品延伸救援,评估环境安全和自身能力适合后,可下水救援。
2.快速评估。把溺水者拖上岸边安全位置后,首先评估生命体征,检查是否有呼吸,切勿控水。
3.进行急救。如患者没有呼吸,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拨打120。
今天是第五个“世界预防溺水日”,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提示您:提高防范意识,不到没有安全保障措施的水域戏水、野泳,远离溺水风险,守护生命安全。
光明网微光工作室
监制:高赛
记者:张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