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记者 武少民 李家鼎
“老师,红军来过我们这里吗?”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王家镇中心小学校暑期托管班的课堂上,孩子们举手提问。
天津大学星火支教队队员牟子涵随即播放了一段纪录片,接着讲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珙县,开仓分盐……”
为了上好这堂课,星火支教队进行了特别的备课。队员们顶着烈日,踏上红军曾经走过的山路。乱石嶙峋,高低不平,队员们深一脚浅一脚,陡峭处手脚并用。“亲身体验,让我们对长征精神有了更深理解,将所思所感融入课堂教学。”牟子涵说。
2016年起,一批批天津大学学子奔赴珙县开展支教活动,10年来累计服务超过2000名乡村学子。
今年的“星火”,有不一样的亮色——精心打磨的“在地化”课程。教室外,洁白的花朵被细心收集,成为自然课上生动的标本;美术教室里,蓝靛在白布上晕开,孩子们用蜡染技艺展现家乡……今年,支教队还开展了“星火照相馆”活动,为孩子们拍摄笑脸照。得知天津大学即将迎来130周年校庆,孩子们纷纷绘制图画,作为礼物送给支教老师。
“支教活动使孩子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王家镇中心小学校副校长高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