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高校毕业生就业冲刺再加速
——教育系统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举措及实施成效纪实
就业,牵动着千家万户,也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指出,“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
近期,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出台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举措,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聚焦稳岗扩岗推出系列增量政策举措,加快推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岗位,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近日,求职者与招聘代表在2025年杭州市人工智能专场招聘会上洽谈。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加强政策供给,拓展吸纳就业空间
“我们将所学的知识转化成田间的生产力,让村民们的生产方式得到改进,提高了村民们的收益,我也特别自豪。”去年,聂佳佳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农业职业经理人”。过去一年,她帮助村里建起了土地数据库,依据作物品种和地力设定流转价格,形成“粮药轮作、一田一价”模式,村民每亩地的收益比之前提高了75%。像聂佳佳一样的“新农人”正成为村民们的好帮手。
今年,河北省保定市“农业职业经理人”招聘持续扩容,对于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当地提供政策、资金、用地、创业基金等方面的支持,报名人数再创新高。
放眼全国,各地结合区域定位、产业发展、消费需求等特点,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纷纷推出地方基层项目,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比如,山西拓展增量岗位约2.6万个;内蒙古实施社区民生志愿服务计划招募5000人;河南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用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5000人;江西支持5000名高校毕业生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就业,按月发放岗位补贴。
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部门推出系列促就业政策,持续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综合运用好税收优惠、就业补贴、扩岗补助、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稳岗扩岗,首次将一次性扩岗补助对象范围由企业扩大到社会组织,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升就业能力,优化人岗匹配对接服务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如何赋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今年4月,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AI助手“智慧小业”上线,高校学生通过手机或电脑浏览器,登录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输入学信网个人账号即可使用。“智慧小业”可以依据毕业生对工作地点、行业领域、薪资待遇等需求,为毕业生提供岗位精准匹配推荐、生涯规划、政策咨询等个性化、智慧化就业服务。数据显示,“智慧小业”累计服务用户3.3万人、实现问答交互超7.7万次。
“教育部全面推广、智能化升级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组织实施‘共建共享岗位精选计划’,完善归集发布机制,加大与社会招聘机构和各地各高校岗位共享力度。”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已面向2025届高校毕业生累计举办线上专场招聘111场,汇集发布共享岗位超2000万个。
面向社会需求相对不足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如何帮助其优化知识与技能结构,精准匹配企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教育部加快推进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区遴选了33个实用紧缺专业的138门一流课程和应用技能型“微专业”等1455门优质教学资源,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12个急需紧缺领域的60个重点方向,建设“微专业”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全国高校共设置2025届毕业生修读的“微专业”2654个,修读毕业生7.4万人。
调研发现,一批高校“微专业”就读毕业生去向落实率明显提升,超过八成参与“微专业”学习的毕业生表示,通过学习补齐了知识和能力短板,提升了就业竞争力、为最终落实去向提供有效帮助。
兜牢民生底线,强化困难群体就业帮扶
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学院辅导员王轩的办公桌上,一份布满标记的“作战地图”格外醒目。这份就业困难群体台账,详细记录着每一名学生的就业进展——求职意向、未就业原因、家庭情况、帮扶措施等一应俱全。
“每个学生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期盼。为此,学校创新推出‘六个一’工作法,确保‘一个都不落下’。”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学工部部长王集令表示,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学校高度重视就业精准帮扶工作,将解决就业困难群体的出路作为重中之重。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连日来,教育部指导各地各高校为困难群体毕业生提供有温度、有针对性的帮扶服务。会同共青团中央实施困难家庭学生就业帮扶计划,组织高校团干部与帮扶对象“一对一”结对,截至6月27日,已结对帮扶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毕业生近万人。
在财政部支持下,教育部指导地方实施“宏志助航计划”,已完成培训2025届毕业生10万人,举办“宏志助航”专场招聘活动1124场,提供岗位110余万个。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扩大“宏志助航计划”项目培训规模。山西、重庆、云南等地已明确地方配套增加经费支持,总计扩大培训规模2.1万人。青海7月底前完成900名低收入家庭毕业生线下培训,举办“宏志助航”专场招聘会,帮助毕业生尽早就业。
“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责任重大、任务紧迫。教育系统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一以贯之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抓实抓细抓到位,把扩岗位、优服务、暖帮扶等系列政策举措落实好,全力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平稳。”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相关负责人说。(本报记者 张欣 通讯员 戚学祥 栾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