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育体铸魂 沪师风采】
编者按:
作为全国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区,上海自2012年率先启动“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试点以来,逐步构建起“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体系。最新出台的《深化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课程、赛事、场地、师资、保障等9个方面发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为展现上海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创新实践与育人成效,生动诠释新时代上海教师群体的专业风采与教育智慧,光明网推出“育体铸魂 沪师风采”系列报道。报道将通过案例剖析与名师讲述等,解码上海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夏日的申城,绿茵场上青春飞扬。近日,2025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杯赛男女u15及高中组的4场冠亚军比赛在上海市民体育公园·足球公园同时打响。伴随着欢呼声,最终,普陀区女子u15队、杨浦区男子u15队、普陀区女子高中队和闵行区男子高中队分获各自组别的冠军。
这场历时两个月的赛事,不仅展现了上海青少年足球的发展成果,更折射出上海以赛事为杠杆撬动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近年来,上海市通过扩大赛事活动参与、强化学生激励引导、提升赛事专业水平等举措,逐步构建起日益完善的校园体育赛事体系,让体育竞赛成为素质教育的生动课堂,为全国体教融合提供了“上海样本”。
全员参与 让每个孩子都能站上赛场
清晨的上海市建平中学操场上,加油声此起彼伏。这里正在举行全员参与的学生运动会,学生们鼓足干劲完成50米跑、立定跳远等竞赛项目。该校建立了“五位一体”的体育课程群,包括篮球联赛、广播操比赛、田径运动会、冬季长跑活动、趣味集体项目比赛等赛事,多元化的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到体育赛事中来。
这样的场景在上海中小学已成常态。近年来,上海中小学不断扩大赛事活动参与,于每年春、秋两季举办全员参与的学生运动会。同时,积极用好“乐动比赛日”,开展“班级赛”“年级赛”“校际赛”等赛事活动,打造品牌赛事。
上海青教院附中学生正在进行篮球比拼 上海市教委供图
在上海青教院附中,赛事日历排得满满当当。上学期赛事包括:田径运动会,六、八年级足球赛,七年级篮球赛、踢跳比赛、拔河比赛、智力运动会,九年级师生拔河对抗赛。下学期赛事包括:六、八年级篮球赛,七年级足球赛,校园羽毛球争霸赛,校园乒乓球争霸赛、广播操比赛,以及九年级师生毕业篮球、足球对抗赛。通过分级分类的赛事设计,让不同特长的学生都能找到展示舞台。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组织开展篮球文化节 上海市教委供图
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体育比赛中,不少学校根据各自特色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节庆活动。比如,上海市汾阳中学在春、秋、冬三季都会举办体育节,既有全员参与的趣味比赛,也有单项竞技比赛,既可以提高运动技能,又能为更高层次的比赛选拔人才做准备。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组织开展篮球文化节,包括南模杯篮球赛、技巧挑战赛、投篮大赛、3对3篮球赛、篮球知识竞赛、全明星师生赛等。上海市中国中学则举办校园足球文化节,其中包含长达一个半月的校园足球班班联赛。场内外全校师生及家长代表凝聚在一起,收获了足球带来的快乐。
各区还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组织青少年体育训练营等活动,发布青少年体育运动地图,为家庭亲子体育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其中,自2017年至今,上海民办永昌学校持续开展夏冬两训的集体活动,举办足球暑期“夏季训练营”和足球寒假“冬季训练营”,不断巩固学生练习成效,提高学生自身基础体能水平。
荣誉激励 让体育精神照亮成长路
近年来,上海中小学强化学生激励引导,建立“荣誉墙”“纪录榜”等体育赛事荣誉体系并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全面发展的校园体育运动“明星”。
走进上外云间小学的教学楼,一面特殊的“运动之星”荣誉墙格外醒目。墙上既有打破校纪录的“小健将”,也有从“小胖墩”逆袭的“进步之星”。“荣誉榜”和海报宣传栏,让学生们充分展示体育能力,收获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在上海市佳信学校的足球场上,一场特殊的家长观摩赛正在进行。场上小球员奋力拼搏,场外家长呐喊助威。在该校老师看来,学生们在赛场上团结拼搏,是对胜利和荣誉的追求,为此付出的艰苦训练是在考验意志力,竞赛中收获的是尊重和友谊,也是在培养健全的人格,参与竞赛的过程也是他们成长的过程。
这种体育育人理念正在形成社会共识。上海中小学积极建立学校体育赛事向社区、家长开放机制,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子积极参与2025年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专项赛 图片来源:上海市教育电视台
今年5月,2025年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专项赛创新采用“运动+休闲”的模式,全市青少年以智能手环为纽带,将商圈、社区、校园串联为健康生活圈。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边逛商场边挑战,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亲子感情。
专业提升 构建科学体育赛事体系
校园足球不仅是一项兴趣活动,更是竞技人才的重要孵化器。自2012年上海“校超”创办以来,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杯赛事的质量与影响力逐年提升。“校超”赛事为学生提供的高水平比赛机会,成为他们追逐梦想的舞台。
据了解,上海校园足球针对不同学段举办分级赛事,涵盖暑期赛、校际联赛、区际杯赛(精英选拔)以及国际赛事。今年下半年,高中组赛事将逐步构建为一个覆盖全市294所高中阶段学校的赛事体系,遵循“班级赛、校级赛、区级赛、市级赛、全国赛”的路径,形成有序衔接的品牌赛事。
近年来,上海中小学持续提升赛事专业水平。专业化的赛事体系需要专业力量支撑。比如,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临港小学聘请退役的专业运动员作为教练员团队;上海民办永昌学校聘请“九子”游戏传承人程振国担任指导老师;在宝山区教育学院实验学校,多名专业教练和外聘体育教师经常被邀请走进校园,保障体育课程实施、指导赛事开展。此外,校园足球联盟也在坚持做裁判培训,不断发掘优秀裁判人才。(光明网记者邱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