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7月4日上午,在2025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期间,《2025中国—东盟图书影响力报告》在广西南宁正式发布。报告显示,少儿图书凭借东盟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红利,成为中国向东盟输出品种规模最大的类别,是版权贸易新的增长点。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在致辞中表示,报告深入分析了近5年来中国与东盟之间图书交流的现状、成果与挑战,揭示了中国—东盟图书交流正在从数量提升转化为影响力提升的积极趋势,为未来进一步深化合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他希望图书文化交流能够进一步架起中国与东盟民众心灵沟通的桥梁,为中国与东盟在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合作发展贡献出版文化力量。
百道网总裁陈贤在发布报告时介绍,报告显示,中国—东盟图书交流以输出为主导,输出品种数和影响力持续增长。2020至2024年,147家参与数据征集的中国出版机构,向东盟各国共输出图书3395种,引进东盟图书186种。2024年输出品种数较2020年增长4.2%,影响力指数增长183%。
报告显示,在图书类别上,在中国向东盟输出的图书中,文学艺术类和社科类图书的影响力位居前列,而少儿图书凭借东盟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红利,成为输出品种规模最大的类别,是版权贸易新的增长点。中国向东盟输出图书的影响力在各国表现呈现多样性和差异性,影响力指数高的国家有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和印度尼西亚。不同国家对中国图书的偏好各有侧重,例如越南青睐少儿类图书,马来西亚对中国社科类和文学艺术类图书兴趣浓厚,新加坡引进中国图书以新知科技为主,泰国从中国引进的少儿类图书在品种数占比与影响力指数上均居首。
在“文明互鉴 版权互通 出版共赢”主题演讲活动中,出版单位代表分享了各自机构的战略思考与实践案例,交流了影响力图书的故事与方法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轩庄谈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深挖优质资源,讲好中国治国理政的故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推出的“东方智慧丛书”至今已出版100多种,翻译成东盟十国八种官方语言,实现中华文化在东盟的规模化传播。同时,出版社积极开发面向东盟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推出融合AR技术的中国原创绘本国际中文教育项目。
本次发布会由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组委会、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与百道网共同主办。来自媒体和出版机构约200人到场参会。(记者邱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