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实施后,为贯彻落实新课标、新理念、新要求,教育部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一线优秀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新教材与现行教材相比,无论内容结构还是版式设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内容方面,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生命安全与健康、劳动等主题教育内容。在版式设计上,以“生活观察”代替原来的“运用你的经验”栏目,以“启思导行”代替原来的“拓展空间”栏目。同时,每个单元还增设了“单元思考与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知行合一,也更好地实现了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对接,深度契合新课标理念。
坚持立德树人 奠定思想根基
新课标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
在教材编写中,我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触动心灵深处的栏目,如“生活观察”“阅读感悟”“启思导行”等,它们如同一扇扇窗户,让学生得以窥见广阔世界的真善美,激发起他们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这些栏目通过真实的故事、生动的案例、深刻的哲理,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和理想信念,使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仅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做人,明确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坚守自我,把个人发展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遵循成长规律 启迪智慧之花
新课标倡导,要以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和交往范围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让教育回归本真,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节奏中茁壮成长。
新教材遵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的思路,以“生活观察”作为每课的起始栏目,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开启学习之旅;然后通过“探究与分享”“阅读感悟”“相关链接”“方法与技能”等栏目,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逐步深化认识,生成观点,拓展视野,促进知识的螺旋上升和循序渐进,提升道德情感;最后通过“启思导行”栏目,引导学生内化所学观点,并尝试运用所学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理论转化为行动,增强实践能力。
同时,教材每个单元还设计了“单元思考与行动”,通过综合问题情境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全面发展。
构建综合性课程 拓宽认知边界
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教材设计有机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等相关主题。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单元思考与行动”等栏目,引导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让他们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在创新中寻求突破。其中,“生活观察”栏目的情境和问题设计紧贴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增强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性;“相关链接”栏目通过扩展和延伸与正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提供更广泛的社会背景和资料,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单元思考与行动”通过设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
教材栏目设置的情境取材非常广泛,既有我国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成果,也有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让学生在跨学科的探索中,领略知识的魅力,感受学习的乐趣,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建立师生共建机制 共绘教育美好蓝图
新课标理念下的教育,是一场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在“生活观察”“探究与分享”等栏目中,教材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教材也为教师提供广阔的舞台,让教师在引导、启发、陪伴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这种师生共建的机制,如同一条纽带,将教师与学生紧密相连,让教育成为一种相互激发、相互成就的美好过程。
教材充分考虑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通过设置讨论题、合作项目、情境模拟等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开放、包容、创新的学习氛围。教材中,既有立足课堂内、校内完成的“探究与分享”“启思导行”等活动栏目,也有需要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中完成的“单元思考与行动”,做到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小课堂与大社会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在“做中学、学中做”,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实践创新能力。
多元化评价方式 见证成长的足迹
评价,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更是对其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考量。新课标理念倡导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如同一个多棱镜,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学生的真实面貌。教材设置的“探究与分享”“启思导行”等栏目,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更重视他们的学习过程和观点生成,促进过程评价;“阅读感悟”栏目通过文笔生动、情节感人的案例或故事,引发学生阅读思考,进行价值引领,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单元思考与行动”通过设置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综合性任务和活动,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真实问题,关注他们的实际表现和进步,探索增值评价。
总之,新教材通过全新的内容和版式设计,将新课标理念融入教材的每一个细节,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使教材显得更加立体、鲜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提升。(作者张广宇系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编辑室资深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