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张婉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这一比喻启发我们,“五育融合”也应同盐一般,巧妙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劳动教育是一个涉及多维度培养的领域,将道德认知、知识学习、身体健康、审美能力等连结在一起,编织成一幅五彩斑斓的学习画卷。新时代坚持立德树人,需进一步发挥劳育树德、劳育增智、劳育强体、劳育涵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构建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五育融合”劳动教育体系。
劳动教育是大学生德育的实践课堂。以劳树德,劳动教育课程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和课程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针对低年级学生,以生活性劳动、服务性劳动、技能性劳动为抓手,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和崇尚劳动的理念;针对中、高年级学生,可以通过组织研学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活动、“双创”教育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磨砺自身,提升技能,让学生在一次次的劳动淬炼中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劳动教育是大学生智育的拓展舞台。以劳增智,劳动教育在促进大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也是高校学生实现自身成长的一种手段。知识的学习与劳作的实践看起来是相距甚远的两个部分,但却都具有互补互促的作用,因此我们应扩大学生在劳动教育方面的空间,使劳动教育的场所由教室外移,通过一定的劳动实践活动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学校可以利用校内场域,建立专门的劳动实践场所,比如校园保洁、中草药种植、菜园种植等实践内容,比如宿舍卫生、文化氛围营造等,让学生亲力亲为,体会劳动带来的乐趣。同时,学校可以主动向外寻求实践地点,与公司、社区、研究机构进行联办,让学生获得中草药种植、中医药文化传承等多种劳动体验,让劳育浸润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
劳动教育是大学生体育的活力源泉。以劳强体,以体促劳,劳体结合,劳动本身是一种身体的锻炼,这有利于学生体质健康,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学生在体育课、体育赛事、体育活动中以劳健体,享受运动的乐趣;另一方面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活动中以劳增技,知行合一,既增强体力和意志力,又培养了“干一行爱一行”的劳动精神,劳动教育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得到最大体现。
劳动教育是大学生美育的灵感土壤。以劳育美,在劳动中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体验美、创新美,在劳动教育评价中除了注重学生的成果输出外,应更加关注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变。为了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当中,高校应当抓住劳育、美育的内在联系,可以组织开展劳动技能竞赛、美术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等,也可以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成绩、素质评价体系当中,明确劳动实践的类型、次数、时长等考核要求,鼓励学生在参与劳动实践中自评、互评,真正体会到劳动与美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