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4年,是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下,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研究生》杂志回顾总结全年研究生教育大事要事和热点动态,联合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教育报和有关研究生教育媒体等共同发布2024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十大热点。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研究生教育发展提供根本遵循
2024年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全面总结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格局性变化,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深刻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是指导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研究生教育领域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和研究生师生们纷纷表示,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锚定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建立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的学科调整新机制,完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构建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扎实推进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审议通过
2024年4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学位法共7章45条,明确了学位工作体制、学位授予资格、学位授予条件、学位授予程序、学位质量保障的根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明确“学位分为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等类型”,为加快培养多样化高层次人才进行顶层设计。学位法的颁布是学位工作和教育法治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标志着中国学位制度走向成熟。
学位法颁布后,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持续推动法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2024年11月召开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交流推进会,研制实操层面百问百答,确保学位授予、质量管理等系列新要求落地生根。各地各学位授予单位结合学位工作实际,按照学位法的规定,在废改立留上做文章,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制定和推动制定配套政策。
3.第二十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为推进研究生党建思政工作指明方向
2024年12月19日至20日,第二十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高校党建工作的新使命新挑战新要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回答好“强国建设、高校何为”的时代命题。加快形成强大思政引领力,高质量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持续打造实践育人大课堂,以党建引领高等教育改革,落实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重点任务。完善党的建设制度机制,强化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提升党员队伍建设质量。
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新时代研究生党建思政工作、培养一批又一批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24年4月17日,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名单,100个研究生党支部和100名研究生党员入选,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48所高校,带动研究生党建工作质量整体提升。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持续深化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意见》指出,加快推动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改革创新、开放融合,推动规模扩大与内涵建设相协调,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意见》指出,要完善学科专业体系,强化国家战略人才培养前瞻布局;要重塑培养流程要素,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要重构协同机制,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要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博士研究生教育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稳定支持机制。
5.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关于“双一流”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2024年11月5日,受国务院委托,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工作情况。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报告,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报告进行专题询问,出席人员普遍认为,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各地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双一流”建设和改革任务取得显著成效。
“双一流”建设8年多来,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更加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增强,建设高校培养了全国超过50%的硕士和80%的博士,学科专业设置不断优化,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主力军作用更加凸显,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内部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彰显。
“双一流”建设高校扎根中国大地,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各项建设和改革任务,若干高校和学科逐步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高校和学科逐步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方阵加速形成,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美好期待,整体提升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
6.新一轮学位授权点调整,高等教育学科布局优化取得新进展
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动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加强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推动高等教育学科布局优化取得新进展。
2024年9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2023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学位授权点名单,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50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8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3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921个,新增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6个。
持续推进14个数理化生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建设,在16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布局建设学科交叉中心,依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学科,创设优良环境,聚焦关键环节,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构筑学科优势,打破学科壁垒,为全面深化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示范样板。
7.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与申请学位实践成果质量标准发布
2024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转发《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与申请学位实践成果基本要求(试行)》,切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中关于研究生可以“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或者规定的实践成果答辩申请学位”的规定。这是我国首个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与申请学位实践成果质量标准,首次明确了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范围和质量要求、通过实践成果申请学位的标准和程序。
《基本要求》聚焦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独立承担专业实践工作的能力,强调学位论文或实践成果在应用创新、技术创新上应有鲜明体现,提供学位论文选题、实践成果来源与形式多样化设计,鼓励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根据实际开展具有前沿性、应用性、跨学科、创新性的探索。《基本要求》进一步强化了专业学位以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培养定位和标准,对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快自主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开拓意义。
8.海外卓越工程师学院正式揭牌、科技小院非洲中心正式建立,向世界推广中国特色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
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和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不仅是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样板间,也成为中国研究生培养经验“走出去”的生动实践。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访问巴西期间,见证了“中巴卓越工程师学院”“中巴家庭农业机械化科技小院”揭牌。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科技小院非洲中心”宣布成立。
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联合建设的“中巴卓越工程师学院”,是中国在海外建立的第一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致力于推动中国和巴西两国企业与高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方面实现深度交叉合作,持续提升我国工程教育国际影响力。
中国农业大学和马拉维科技大学合作成立“科技小院非洲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和巴西利亚大学等机构共同建立“中巴家庭农业机械化科技小院”,推进了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在海外推广,面向产业发展,共同解决非洲、巴西在农业方面面临的难题。
9.研究生国家奖助学金名额翻倍、标准提高,更多研究生享受资助调整红利
2024年10月29日,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调整高等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名额翻倍,提高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支持标准。从2024年起,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由每年4.5万名增加到9万名,其中硕士生由3.5万名增加到7万名,博士生由1万名增加到2万名。从2025年起,提高中央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中央财政支持标准,其中硕士生由每生每年8000元提高到10000元,博士生由每生每年10000元提高到12000元。
本次国家奖助学金政策调整通过更大力度奖优助困、更多覆盖研究生群体,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名额分配向基础学科和国家急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倾斜,将助力培养更多有能力、有竞争力的研究生,为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以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
10.中国首批研究生院建院40周年,建制化系统化规范化研究生培养成绩斐然
1984年8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发布《关于在北京大学等22所高等院校试办研究生院的通知》,全国首批22所试办研究生院相继成立。研究生院作为高校组织实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管理机构,使研究生培养的组织架构、规则、流程和制度更加建制化、系统化、规范化,有力推动了中国一流大学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40年来,中国研究生教育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我国已累计培养1100多万名研究生,进入新时代,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输送了60多万名博士和670多万名硕士。他们大多数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成为科学技术创新的中流砥柱。
2024年,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首批研究生院建设高校相继举办专题报告会、研讨会、座谈会、学术论坛等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回顾首批研究生院的建院历史,总结40年来研究生院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明晰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努力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担当新作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