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浙江省台州学院商学院主办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研讨会,与县(市、区)商务局、实践基地合作企业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政策服务为动力,以行业导师为助力,深化产教融合、政校企合作,旨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造高水平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既体现着产教融合的精准落实,也是解决校企人才培养供需不匹配的必然要求。台州学院商学院根植企业需求,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新机制,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方式,与浙江凯华模具、浙江伟星新型建材、杰克控股集团、浙江银轮机械等企业深度交流,并签约为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打造成为人才培养平台,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对接,建立“学校+基地+企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国际商务高层次人才培养离不开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实习实践基地高质量建设也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台州学院商学院与椒江区商务局、黄岩区商务局、路桥区商务局、临海市商务局、仙居县商务局等政府部门深入交流,并签约为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培养支持单位。通过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服务和信息等支持,着力推动“学院资源”与“地方经济”“学院育人”与“国际商务”有机融合,推动政府、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与学院建立最直接的联系和合作关系,实现“招生—培养—就业”政校企联动,切实破解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难题。
一个更加复杂多变但又充满机遇的全球经济环境,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商学院积极探索建立实践导向的双导师联合培养制度,聘请杰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等担任企业导师,不断夯实校企师资力量,引导企业导师参与研究生课程及教材建设、教学设计、案例开发、实习实践等工作,有效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人才供需有效对接、就业与培养有机联动。
台州学院商学院搭建起了政府部门、行业、企业、高校合作育人平台,深入推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促进人才培养与地方发展需求紧密衔接。据介绍,未来,台州学院商学院将继续深化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实践基地和双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应用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跨学科技能、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台州学院商学院供稿 作者:段文奇 董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