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近八成受访大学生在运动中拓展朋友圈
首页> 教育频道> 要闻 > 正文

近八成受访大学生在运动中拓展朋友圈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4-12-05 10:29

  不久前,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刘啸宇收到了一张印度尼西亚朋友寄来的明信片,上面用英文写着:“Thank You,you came to play pingpong with me at the first time and we become friends(谢谢你,你第一次来和我打乒乓球,我们就成了朋友)!”因为乒乓球,刘啸宇在大一刚入学时就结识了同学院的这位外籍研究生学长,“我教他打球,他为我的学业规划提供建议”。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就大学生运动社交话题开展问卷调查,共回收4429份有效问卷,78.58%的受访大学生表示会在运动中结交朋友。调查结果还显示,加入校园运动社团(71.06%)、选择自发组织的运动小组(36.43%)、参加专业体育俱乐部(25.90%)、上健身团课(20.90%)、在线上运动社交平台寻找伙伴(17.71%)都是受访大学生通过运动拓展朋友圈的方式。

  受访大学生通过多种运动形式结识新朋友

  每到周三,刘啸宇都会和学长约上一起打乒乓球,一来二去,两个人从陌生变得熟悉。从乒乓球开始,刘啸宇和包括学长在内的印度尼西亚朋友们还会相约一起吃饭,美食、文化、学习方法、人生规划……都慢慢成了他们餐桌上的话题。

  “如果没有打乒乓球的机缘,即便是在同一个学院,我可能也不会接触到他们,更不会有这么奇妙的体验。”刘啸宇说,“乒乓球本身也是需要互相配合的运动,很适合和朋友一起参与。”

  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的鲍哲浩是校运动会男子100米和200米的冠军,也是校排球队、学院足球队的一员。“足球队每年都会有新球员入队,新球员入队的过程也是交朋友的过程。”每年12月,足球队还会组织年会;排球队则会为即将毕业的学兄学姐组织欢送派对,“大家会哭着笑着抱在一起”。

  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的调查结果显示,58.38%的受访大学生经常在双人运动中结识运动伙伴,49.41%的受访大学生经常在个人项目中认识新朋友,42.36%的受访大学生则会在团体运动中拓展朋友圈。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智慧长期关注运动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在他看来,运动成为青年社交的重要方式,正是其在参与、观赏和教育价值方面的体现。“很多新兴运动与时尚流行文化相互融合,在朋辈因素的带动下,更加符合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社会需求。”

  在和朋友交流的过程中,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王兆骏自身的运动技能也得到了提升。“如果仅仅是和上百人一起在操场上跑一跑,那就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并不能精进技术。”

  在王兆骏的跑步小组中,他会和朋友探讨调整呼吸的方式及跑步的步频。久而久之,他吸纳了他人的经验,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跑步模式。

  鲍哲浩特别提到了学校的棒垒球队,“这不属于大众运动,因此,他们会很乐于接纳那些没有棒垒球基础的人”。逐渐地,棒垒球队形成了良性循环,一部分队员负责新人的训练,一部分队员负责参加比赛,队员关系非常和谐。同时,棒垒球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也让棒垒球在校园里流行起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想要参与这项运动。

  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韩轩是一名热爱运动的大学生,足球几乎占据了他全部的休闲时间,“对我来说,足球不仅是一项运动,它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刚开始是通过学校社团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后来通过网络平台认识了其他学校甚至其他城市的球友,社交圈逐渐扩大。”韩轩说。

  在运动社交中认识自我,强化群体认同

  在运动中结交朋友不仅帮助刘啸宇纠正了错误的运动习惯,也让他变得更加自信。“运动本来就会让身体分泌多巴胺,与朋友切磋,也会使得运动水平得到提升,在竞技感和成就感的加持下,身体也会产生内啡肽。”刘啸宇说,“每次运动结束,我和朋友都是笑着从体育馆走出来,感到精力很充沛。”

  “社会学认为人类既是个体动物,也是群体动物。运动实际上能够实现个体社会空间在不同场景的切换,从而帮助个人释放紧张和焦虑的情绪。”王智慧说。

  王智慧观察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运动在规则面前创造出更多平等感,运动参与者对自身快乐体验的追求往往要大于过去对结构化意义的追求。

  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的调查结果显示,77.33%的受访大学生在结识运动伙伴时看重对方性格,有其他兴趣爱好(71.38%)、技术水平(28.60%)、有共同的朋友(25.85%)也是受访大学生在运动社交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一条龙要舞好,每个人的动作都必须完美,才能呈现精彩的舞龙效果。”陈佳坤是集美大学舞龙队的队长,今年10月,集美大学舞龙队在第十六届全国舞龙舞狮锦标赛中获规定套路第二名。备赛集训期间,他和队友们集体训练了10个小时,互相配合训练,让大家成为配合默契的好朋友。

  常规训练外,陈佳坤还会和队友们相约健身房练力量、去游泳池里游泳。“偶尔也会有陌生同学来主动打招呼,希望我能带他们一起练。”陈佳坤说,“我觉得这是对我的一种认可和鼓励,感到很开心。”

  “参与运动的过程本身也是社会化的过程,在运动中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都是在运动社交中必须历练的部分。”王智慧表示,“个人了解自身身体状况的程度得到提升,青年对运动知识的掌握也在提升。”

  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的调查结果显示,58.97%的受访大学生会在运动社交场上承担参与者的角色,24.97%的受访大学生习惯作为观察者和支持者,14.83%的受访大学生擅长作为领队和组织者。

  对韩轩来说,把陌生人变为球友从不是什么难事。“在球场上,我可以与不同年龄、不同学术背景的人相遇。因为足球这个共同‘语言’,大家能够打破年龄和身份的隔阂,平等交流、互相学习。在球场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大家展现的是自己的技术和团队合作精神,而不是个人身份。”他还记得,在一次“约球”中,他认识了一位物理学博士,“那段时间恰好在课程中遇到难题,就会去请教他”。韩轩认为,这是在球场外难以遇到的缘分和机会。“在与年龄差距较小的同学踢球时,我会主动组织比赛;而面对学长时,我更多是去参与和学习。”这种角色的转换,在韩轩看来并不突兀。

  对运动保持热爱,让社交自然发生

  竹林、茶园、乡村……刘啸宇和朋友们通过骑行几乎逛遍了宁波有意思的地方,这让来自山东的他沉浸式感受到江南城市的生活节奏和自然风貌。他第一次完成环东钱湖20公里骑行后,就决定继续突破自我。

  今年10月,刘啸宇和朋友的身影出现在了2024年第十届浙皖闽赣四省边际自行车挑战赛上。“朋友的陪伴和鼓励,让我顺利地投入了一项从未接触过的运动,在买车和骑行姿势上少走了很多弯路,将更多精力投入运动本身”。

  “骑行时,会在路上遇到其他骑行者,虽然互不认识,但会在爬坡时互相打个招呼,或者喊一声加油。”在骑行中,来自重庆大学的万齐发结交了自己的“骑友”,“我们是在线下店‘提车’时认识的,碰巧我们的款式颜色都很相近,就留了联系方式,方便之后约着骑行”。

  独自骑车时,万齐发会关注自己的速度,一心求快,但与朋友同行,速度便不再是唯一的追求,更重要的是享受过程、欣赏沿途风景和互相陪伴。“和朋友在一起时,我们会停车拍摄风景,也会去路边吃顿饭,再吹着晚风骑回学校。”

  王兆骏称自己“闷声干了件大事”——几年前,他通过有氧运动瘦了40斤。王兆骏因此被同学们称为“健身小达人”,他每天都会出现在操场的运动角。每当他做引体向上或者跑步时,就会有同学来向他询问动作要领,更有同学来向他咨询减重“平台期”的问题。

  王兆骏没有刻意通过运动去寻找朋友,却因为运动扩大了自己的社交圈。他笑称:“当我因为跑步有了一定知名度之后,就有一些人来主动认识我,朋友也变得越来越多了。但是对于我来说,跑步也好,健身也好,这个所谓的社交圈还是在精而不在多。”

  在骑行中,万齐发逐渐找到了“破冰”技巧,当骑行中遇到同路的骑友时,他会主动上前打招呼,询问骑行路线后邀请对方同行。

  万齐发表示,虽然自己很乐意与人交流,但对于社交的隐私和边界,始终保持尊重。他认为,在运动社交中,最重要的是通过共同的兴趣来拉近关系,而非让社交变得强迫或勉强。“只要保持对运动的热爱,社交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最重要的是保持开心与自在。”万齐发说。

  王智慧强调,运动社交在身体承受能力、社交越轨行为和价值观碰撞等方面存在诸多风险。“越野圈、骑行圈、户外圈等运动圈子基于兴趣爱好集结,缺少严格的准入门槛,不同水平层次、运动观念的成员聚在一起,如果缺少足够的判断辨别能力,容易背离运动社交的初衷。”王智慧说,“对新兴的运动群体动态多变的趋势开展调研,同样必不可少。”

  万齐发发现,在不同种类的骑行中可能会存在“社交壁垒”。“山地车和公路车的骑行风格、速度、体验有较大差异,混在一起骑行可能不太适合。”万齐发也表示,“我更看重的是运动过程中的自我挑战与享受,社交是运动的副产品。”

  “如果完全追求社交价值,运动本身所具有的快乐可能也没有享受到。二者应保持良性平衡。”王智慧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军利 卞心怡 实习生 孔文轩 来源:中国青年报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