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0年
一个世纪的轮回一段篇章的起点100岁中山大学风华正茂、青春挥洒百年中大,生日快乐
中山大学南校园怀士堂
中大,有大校园大格局
很少有人来到中山大学不被这里的景色所惊艳
中山大学的树
扎根广州、珠海、深圳三座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长极城市中山大学构建起“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有 70个院系和10家附属医院
广州校区南校园逸仙路
在广州校区南校园百年榕树的绿荫下漫步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
康乐园里书香满径魂牵梦萦是此间怀士堂畔树影婆娑孙中山先生“立志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的教诲犹在耳畔珠江风穿过 北门牌坊白云山高、珠江水长
广州校区南校园北门牌坊
在广州校区北校园红楼巍然屹立,历经世纪风雨朱墙碧瓦辉映,诉说百年风华 “救人救国救世,医病医身医心”镌刻在红楼廊柱上烙印在学子们心中
广州校区北校园红楼
广州校区东校园谷河上龙舟飞驰是青春的速度与激情校道上车铃清脆是中大“岛民”们最动听的青春旋律
广州校区东校园谷河龙舟
晨曦穿过珠海校区海琴楼的拱门在曾经的亚洲最长的教学楼里在面朝大海的图书馆内中大人畅想深空,走向深蓝
珠海校区海琴楼群
走过深圳校区的“百步梯”来到相山之上的图书馆一步一台阶学问之路艰难却飘满书香
深圳校区
食堂美食
广州校区南校园一角
中大,有大楼更有大师
中山大学不在中山市但是,和中山市作为伟人故里一样中山大学同样与孙中山先生有着不解之缘
1924年孙中山在广东高师礼堂演讲三民主义
100年前孙中山在广州亲手创办一文一武两所学校武学校是陆军军官学校就是大家熟知的黄埔军校文学校则是国立广东大学
成立典礼时拍摄的国立广东大学校园,校门悬挂“国立广东大学成立典礼”横幅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在筹设学校和校务管理中担任重要角色:李大钊是筹备委员之一施存统、恽代英、邓中夏、苏兆征、罗绮园等出任国立广东大学政治训育部委员
后来,为纪念逝世的孙中山先生国立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此后爱国为民、家国情怀成为中大师生代代赓续的血脉基因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十字校训,回响百年
广州校区南校园校训石
中大的“大”是大写加粗的“大”
1999年中山大学与珠海市合作建设珠海校区2001年原中山大学和原中山医科大学合并2004年位于广州大学城的广州东校区落成2023年深圳校区一期圆满竣工
广州校区南校园全景
珠海校区夜景
广州校区东校园行政楼
深圳校区亮灯仪式
伴随着新世纪的脚步中山大学焕新出发形成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的学科布局
中大之大在于其深厚的内涵
建校不久学校数学系改为数学天文系成为国内首个天文系初创时便设立了高起点所授课程与世界前沿接轨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前身——语言历史研究所在此成立孕育了民俗学、人类学、民间文学等相关学科
1935年研究院设立中大由此成为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三所学府之一
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全景
中大之大更在于大师荟萃
百年中大云集了无数名师巨匠灿若星辰熠熠生辉史学大师陈寅恪双眼失明仍坚守讲台为学生讲授“元白诗证史”屋前白水泥小道是先生经常散步的地方
中山大学陈寅恪故居
“人民科学家”陈心陶教授深入疫区倾尽毕生心血躬耕于血吸虫病的防治将科研做在祖国大地上
“中国稻作科学之父”丁颖是中国首位用栽培稻与野生稻杂交成功育成新品种的稻作学家
著名光谱物理学家高兆兰教授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引领新中国的光谱学研究走向前沿
还有邓植仪、冯友兰、郭沫若、鲁迅、傅斯年、顾颉刚、 商承祚、陈焕镛、赵元任、周谷城、王力、戴镏龄、容庚、姜立夫、蒲蛰龙、 柯麟、钟世藩、陈序经……都曾在中大工作、生活
中大,有大情怀大目标
在学术研究上中大人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这不是口号,是真·星辰大海!
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走出南海,探索太平洋最近刚完成了印度洋夏季考察任务期待未来向更遥远的深蓝进发
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
中国高校第一艘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也刚刚结束了北冰洋科考带着满满成果从冰雪世界凯旋
“中山大学极地”号
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2023年顺利入泊母港今年11月它在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的首批海上试验中大放异彩展示了卓越的自主航行和科考能力
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
在珠海校区的天琴中心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天琴计划”正稳步推进到2035年将在太空中建成探测引力波的天文台科幻大片中的场景在未来将成为现实……
天琴中心
近年来中山大学的科研成果井喷不但多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基础研究领域也有很多创新成果比如发现镍基高温超导体 在基础研究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团队发现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在基础研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院士建立鼻咽癌筛查新方案及增效减毒治疗新策略,被纳入国家卫健委癌症早诊早治规范
今天的中大走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今天的中大人走在追求卓越的征程中从雪域高原到万里海疆 从茫茫大漠到澜沧之滨处处留下中大人热忱奉献的足迹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德熙医生在援外工作中 开展多米尼克首例临时起搏器植入术
今天的中山大学
心怀“国之大者”
打造“国之重器”
正在向新的百年进发!
来源: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新华社广东分社、中山大学
作者:郑天虹 马晓澄 邓瑞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