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应对心理挑战,还能促进其全面发展,提升幸福感。中小学校长应在学校范围内主动全面领导社会情感学习实践,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幸福成长。
紧扣办学理念,规划社会情感学习目标
在规划社会情感学习学校实践的过程中,校长需要将教育政策情境作为思考的出发点,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建立社会情感学习目标,避免社会情感学习目标与学校办学理念“两张皮”。
建立政策关联。将社会情感学习理念与相关教育政策关联起来,寻找实践发力点,比如将社会情感学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小学德育紧密结合,开展认识自我、人际交往、情绪调适、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教育。
创新校本化落地路径。在制定社会情感学习目标时,要充分考虑本校核心文化价值体系,将社会情感学习目标与本校特色有机融合。例如,有的学校秉持“生命教育”理念办学,校长要思考社会情感学习的核心价值与“生命教育”结合的生长点,有机派生出本校文化理念下社会情感学习的实践路径。
邀请多元主体确立目标共识。在制定社会情感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校长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通过座谈会等形式,让专家、教师、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目标的制定过程,既能确保目标设定的科学性,也有助于目标的有效实施。
统筹结构布局,设计社会情感学习实施框架
校长要统筹规划,建构社会情感学习实施框架,重点涵盖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与家长社会情感能力提升体系。
课堂是学校社会情感学习的核心场所。首先,可设置社会情感学习课程,设计一系列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主题,采用专题单元、跨学科学习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其次,将社会情感学习融入学科教学,拓宽学科内容、深化教学主题、丰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提升社会情感能力。最后,采用多样化教学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互动游戏,培养合作和社交能力,并通过撰写反思日志、参与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思考自己的社会情感表现。
教师是学校社会情感学习的执行者,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社会情感学习相关的培训,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反思和改进社会情感教学方法,学校也要建立教师支持系统,如通过导师制、教学合作小组等,帮助教师在社会情感学习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学校还要鼓励家长以多种方式参与到社会情感学习中来,帮助家长理解社会情感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学校的社会情感学习规划和目标,在家庭环境中支持孩子的社会情感发展。
凝聚多方力量,打造社会情感学习校家社协同机制
在推进社会情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家庭和社区多方合作,形成社会情感学习协同机制。校长作为最核心的协调者和引领者,需明确各主体的责任边界,推动机制的良好运转。
学校统筹引领。学校是社会情感学习的主要实施者,负责制定和落实社会情感学习计划,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要重视社会情感学习目标和实施计划,致力于在学校场域内建构一个由成年人组成的社会情感学习共同体,帮助组织成员建立牢固的协作关系,支持教师、家长等组织成员反思个人社会情感能力,并创造实践和应用机会,重点提升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确保其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运用。
家庭配合强化。家庭是社会情感学习的重要支持者,负责在家庭环境中延续和巩固学校的社会情感教育。一是需要引导家长在家庭环境中实践和强化社会情感学习的内容,如情感识别、情绪管理和社交技能等。二是需要通过搭建家庭教育学习平台,促进家长通过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培训,提升自身的社会情感能力和育儿技巧。三是通过家长会、家校互动活动等形式,引导家长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营造尊重和支持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社区支持赋能。社区是社会情感学习的外部支持力量,负责提供资源和平台,促进学校和家庭的社会情感学习活动。一是学校要积极与社区寻求合作和支持,请社会服务机构、心理健康专家等支持学校和家庭的社会情感教育。二是积极促成社区教育中心、家长学习班等校家社协同的交流平台的搭建,促进各方的沟通与合作。三是重视在社区范围内宣传和推广社会情感学习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支持学生的情感发展。
重视评估反馈,推动社会情感学习持续优化
为了确保社会情感学习的有效性,校长要领导学校建立持续的评估与反馈系统,实施依托证据的改进策略,重视评估结果的共享,不断优化和提升本校社会情感学习效果。学校可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引入专业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在学校范围内建立科学的社会情感能力评估体系。评估体系应注重多样化,结合量化与质性评估,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多种形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情况。
此外,中小学还要在学校内部建立社会情感学习效果反馈机制,确保评估结果能及时传达给相关教师、家长和学生,并根据反馈调整教学和支持策略。一是定期向教师反馈评估结果,帮助他们了解学生的进步和不足,并提供相应的教学建议。二是多途径向家长反馈学生的社会情感发展情况,指导家长在家庭中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三是对于有特殊社会情感需求的学生,校长应特别关注,帮助他们设立个人改进目标,提供具体的支持方案。
(作者:李海鹏,单位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部直属机关党校办公室[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