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新时代教育领域,思政课建设面临着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诸多改革创新考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体局精准对标《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目标要求,积极践行《关于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通知》改革方向,围绕《东胜区构建“五优教育”新形态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优质学生“培育区”,让中小学思政课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在多彩的实践教学和丰富的现场教学中立德树人、铸魂育人,聚力融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开辟了一条“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新路径。
以队伍建设夯实思政教育
积极出台《东胜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实施教师队伍强基行动。通过施行“新锐教师基地校”“青年教师两达标”“新锐教师青蓝紫”“卓越课堂四场赛”“影子教师千人跟岗”“领航校园长集训营”“教研员五个专家”等项目,扎实研训一体化、培训课程化、跨区融合化的迭代发展与育才路径。
依照全面提升东胜区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创建 “12345”教研共同体为重点的工作目标,建立健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备课机制,组织全区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不断提升思政学科教学水平。根据就近、均衡的原则,集体备课团队采用“1+4+N”模式,“1”是一所引领性高校,“4”是大学、高中、初中、小学4个学段,“N”是一个或多个区县,形成常态化联络机制,健全大中小学一体化纵向备课制度,打造区域高水平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队伍。
以红色文化赋能思政教育
讲好中小学思政课,引导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每位中小学教师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为了营造东胜区各中小学全员育人氛围的形成,充分发挥了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理论功底,多手段、多措施地开展思政课。东胜区教体局以“构建课程体系、深植红色基因”为核心加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开展以“复兴强国有我”为主题的“舞台上的思政课”优秀思政作品大赛,一次次的学习,一步步的探索,一场场的行动,用英雄的故事、历史的歌声让师生感受到英雄们的大义大勇,感受到红领巾的使命、感受到新时代的召唤。
文以化人,以红色精神丰富思政教育的新内涵。在鄂尔多斯市首届戏剧(含戏曲)暨第九届课本剧大赛决赛现场,东胜区伊克昭中学课本剧《列宁与十月革命》,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生动地表演和深入的剧情,展现了列宁领导下的十月革命对俄罗斯历史的影响,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历史,更培养了他们吸取历史能量的意识,增强其爱国情感。东胜区华研滨河小学话剧《国家的孩子》舞台真实再现三千孤儿进内蒙的故事,全面体现了我国这个多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进一步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主线,提升了学生对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认可和理解。
知以晓人,以红色阵地“点亮”思政课堂。东胜区教体局以铸就红色师德、上好红色课程、用好红色阵地、抓好红色活动、做好红色实践、联动红色资源推进“六红德育一体化”建设,让百年党史摸得着、品得深。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罕台公园内,一群身着红军服装的孩子们正有条不紊地担水前进,孩子们分工明确,步履不停,争先向目的地走去……这是东胜区青少年综合实践中心“重走长征路强我少年魂”活动中的“饮水思源”课程。
近年来,东胜区精选英杰博物馆群落、青少年综合实践中心、鄂尔多斯市青铜器博物馆等15处为校外思政研学基地,贯穿百年党史的思政教育走廊。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中小学思政研学2.2万余人次。
以特色化助力思政教育
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中,东胜区还精心打造了一批校园思政文化精品项目。东胜区第九小学依托鄂尔多斯地区独特的沙资源,结合学校师资力量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发了沙画校本课程,孩子们在戏沙的同时,体会着创作的乐趣,把无限想象置于手掌,让美与永恒在沙画制作中绽放,将德育、美育贯穿始终,真正落实“五育并举”,不断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东胜区东方实验小学的非遗“串珠珠”,将鄂尔多斯蒙古族头饰的研究和课堂化探索,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逐步建立头饰课程——乌仁的嫁妆。心灵手巧的孩子们用一双双巧手穿梭在大大小小、亮丽华美、经典别致的珊瑚珠与宝石之间,制作出了精美绝伦的鄂尔多斯头饰。
如今,东胜区中小学思政“金课”遍地开花,思政课堂“色香味俱佳”,学生在课堂上也由“要我听”转为“我要听”,由“我来讲”转为“我来演”。
以多元化创新思政教育
东胜区以“构建课程体系、深植红色基因”为核心推动思政教育的一体化建设,深度挖掘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劳动等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全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
东胜区景宁实验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思维导图
东胜区第一小学二部思政一体化建设思维导图
体育思政,构建体育特色课程思政建设新模式。东胜区第十二小学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拼搏进取、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的体育精神为宗旨,以足球特色项目为主线,不断完善“健体+1”美好体育课程。通过开足上好体育课,开放充实体育选修课,开放融合“家校社”特色活动课,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体育课程,以“阳光体育”的基本内涵快乐、创造为宗旨,做强、做实、做响十二小“绿茵足球社”和“排球梦工厂”品牌。引导学生在传统体育项目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以体育力量激活思政风尚,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美育思政,搭建思政与美育协同育人新格局。美美与共方为大美,东胜区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内涵,立足“双减”政策内核,以全面落实“五项管理”“七个一”为基础,“七个一”即: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每周一节特色体育课、隔周一节书法课、每班一个合唱团、每周一次合唱活动、每周一节劳动教育课、每月一个劳动实践日,创新性搭建每周思政课程内容与“每班一个合唱团、每周一次合唱活动”的长效链接,构建以美育为补充的思政体系,着力增强育人实效。党的二十大期间,发起“唱响新时代”系列合唱活动,全系统师生用歌声向伟大祖国深情告白;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载体,紧扣思政课程融合性与全方位、全过程的协同育人导向,东胜区东联学校开展美育思政课,以多学科融合为切入点,将传统京剧与音乐、美术、语文、地理、历史等学科知识融合,在让更多学生接触和学习戏曲、京剧的同时,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还为传承和发展戏曲文化做出贡献。
劳动教育思政,组建劳动实践与思政立德新架构。东胜区第一小学铁西校区开展“走进未来城我是劳动者”项目化学习,通过让学生融入社会化的元素和对职业的多样体验,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职业角色,感受劳动的乐趣、领悟劳动的价值。将思政教学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通过赋予劳动教育鲜明的思政色彩,让学生在田野间修身立德、躬身实践。
下一步,东胜区将继续以“六结合六聚焦”加快构筑“大思政”育人新格局,不断强化思想引领,实现“中小幼”德育工作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层层深入、有机衔接。
审核|冯亚萍
责任编辑|裴瑞 田乾
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