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卫东海(北京市大兴区融媒体中心调研员,主任记者、副研究员,兼职教授、硕导)
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是新时代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提高基础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北京市大兴区从2020年9月正式启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试点工作,四年来,突出特色创新、择定工作重心、激活机制体制、以立德树人实现“同频共振”,从“四个维度”淬炼了富有特点的“大兴教育改革经验”,其理论探索、实践路径和创新案例呈现给我们更多的思索与启示。
选择好守正创新的“大兴路径”是大兴教育试点的基石。溯源历程,我国中小学领导体制历史沿革从新中国成立到此次改革,已经经过了八个发展阶段,“校长负责制”由来已久。在多数人的印象中,校长是当仁不让的“一把手”,在校长的“光环”下,书记似乎逐渐“隐身”。党组织的缺位,造成学校校长“说一不二”,有效监管滞后或者缺位。
现行的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迥异于以往任何一个阶段,它是一次更为深度、更为广泛的变革。通过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把党的组织体系融入学校治理结构,建立一整套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质量和水平。
大兴区从2020年9月进入改革试点阶段,22所试点校重点参与。2021年9月,在全市率先启动第二批改革试点工作,19个单位参加,以“1+2+N”的模式走在了全市的前列。2022年8月,全市首家制定《落实方案》,确定35所改革先行校,节奏更快、落脚更细。2023年1月开始,在创新中探索区域特色的“1+5+N”“大兴模式”。近4年的“试点先行+全区铺开”,大兴区高点站位、在“特色”上“试”出“大兴路径”。一是组织体系上试出管理特色。出台实施细则形成“一校一策”,增强了试点工作的可操作性,成为全区试点工作研究思考的一大亮点。二是制度体系上试出方法特色,试点校形成了改革工作的方法论。大兴一中“五促”工作法、兴华中学“一二三”工程、兴海学校“1+4”工作法、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五步”工作法、黄村一小“三创三筑三提升”工作法、安定小学“九步走”工作法、大兴七幼“四建四边”工作法等等,制度健全、操作性强、落规落实。三是工作机制上试出治校特色。在党组织领导的德育和思政工作研究中,形成了“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群团参与、家校社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和“事前沟通、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的思政工作机制。“五百”德育工作机制、“学生学业与思想双导师”工作机制、“一主线、三突出、三强化、四压实”思想政治工作法等差异化、特色化鲜明。四是党建品牌创建上试出文化特色。区教育党校增设党建研究指导中心和党员培训中心,形成三大中心结构布局,逐步延展为1(总校)+14(分校)+N(培训基地)的工作框架。旧宫实验小学的“聚焦机制见成效党建引领育英才”主题,首师大大兴附中的“构建领导体制 强化工作落实”主题,大兴九幼的“党建引领树品牌业务扎根促成长”主题渐成“小气候”。此外,“原色党建”“七彩筑梦 文化育人”“聚力融合和美党建”“圆梦教育”等一批优秀的党建品牌不断呈现。“红色先锋”成长学院构建起党建带团建、带队建一体化育人模式方兴未艾。
“路径”明晰为试点探索的“切口”选择提供了坐标。俗话说,成事之要,关键在人。作为国家发展动力源的新国门下的大兴中小学校,在学校治理中,党组织该如何发挥领导作用?如何建立科学完备、系统有效的制度,保证党的领导贯穿学校管理全过程?大兴区在试点开始时,牢牢把握改革工作的重点、“切口”,盯住“四个着眼点”入手,即着眼党的全面领导,明确“三个职责定位”;着眼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党组织会议制度、校长办公会议制度、议事决策制度和党政协调运行机制“四项基本制度”,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着眼充分发挥作用,建好学校党组织班子成员、党组织书记和校长、党务工作者等“五支重要队伍”;着眼强化党建引领,夯实“两个建设基础”,推动实施“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创建培育工程。
“党组织领导”和“校长负责”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党组织领导的关键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校长行政负责的关键是要有党的全面领导意识,要有执行党组织决议的自觉性。以前在校务会议上能定下的工作,现在要等党组织会议会充分听取各方的交流意见,这实际上是在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制约校长的个人意志。大兴区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制定了议事规则的三张清单、一套流程图,在这套“顶层设计”的指导下,各基层学校都制定了自己的党组织议事规则,老师的赞成率更高了,大家依章办事,执行起来反而更畅通。
“四个着眼点”紧紧把健全学校领导体制机制作为改革的发力处,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改革工作的根本标准,把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把完善学校党的组织体系作为改革重要支撑,把抓好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改革基础工程,试点以来,许多数字可圈可点。建立了两支课题研究队伍,带领试点校先试先行,推动建立4项工作机制、5项会议制度,指导学校使用试点议事规则,开展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两年间平稳选拔任用中层干部350人,进一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大兴区中小学校实现了“工委引领—党校带队—学校落实”三级联动纵向深入、两批试点横向推广的工作格局。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机制体制”的活力效能彰显出大兴区一盘棋谋划、一张图作战,构建统筹抓总、部门协调联动、区镇校具体落实的一体化推进工作体系。按照有领导机构、有工作方案、有任务清单、有督导检查、有责任落实的“五有”工作标准,“一校一策”建立工作台账,确保改革工作纵到底、横到边。
2022年北京市《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方案(试行)》出台后,大兴区教育两委、区委编办、区人保和区财政局组成的区级改革专班,以区委组织部等六部门的名义制定、印发《落实方案》“1+5”配套文件。建章立制,明晰政策要求,加大支持保障力度,推动改革工作常态长效。与此同时,全面推进组织设置、职数核定、干部选配等工作,选好配强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校长,抓好干部人才梯队建设,“老中青”梯度的党组织书记和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破茧而生。同时,加强对优秀教师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健全“双培养”机制,注重从学科骨干、学科带头人中选用党性强、会管理的优秀人才担任干部。选拔了51名“85后”副校长,干部结构化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启动“薪火计划”,选拔出50名青年教师充实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扩充了中层干部“蓄水池”;实施“揭榜挂帅”项目,引进优秀教育人才,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干部队伍;制定《教育系统骨干党务工作者评选工作方案》,攻破党务工作者职称评定、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改革难题。目前已经完成换届的151个学校党组织委员会中,均配备了“双强型”优秀年轻党员。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经过近四年的实践,大兴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在全区遍地开花。中小学校党的领导“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
组织强起来,发展动力足。大兴区教育系统共有独立学校党组织186个,党员5662人,占教育系统总人数的52.4%。通过深化党建示范创建,打造学校党建“一校一品牌”,积极争创示范党组织、党建示范校。党政同心同向的“同频共振”带来意想不到的“活力效应”。一是课题引领。大兴区整体参与申报的北京市重大课题成功立项,北京教科院旧宫实验小学、北京一零一中大兴分校、大兴区礼贤民族中学、大兴区庞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申报的市区课题立项,大兴一中“和合德育”研究典型案例被收编在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兴华中学被评为北京市首批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基地,全区党建课题立项创历史新高,多家媒体介绍了“1+5+N”的大兴经验。二是育人实践。以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少年先锋团校、中学生业余党校、少工委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党团队“六个一体化”建设,形成了党建带团建、队建的一体化育人新格局。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与大兴区教育两委共同创建的“北京市党团队工作一体化育人实践研究示范区”揭牌启动,8所实验校先行示范,形成“1+8+N”大兴模式。大兴一中、兴华中学、北印附小被评为北京市一体化德育基地校。三是大思政建设。打造百节思政“金课”、展示百个精品案例、培养百名思政课“种子教师”,形成“1341”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大兴经验。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示范课堂”和精品课程、思政教育品牌、劳动实践教育示范学校、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实现全覆盖,“平安校园”创建率达100%。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四是品牌建设。通过“20+20”联创,评选出40余项区级示范党建品牌。其中,大兴一中“和合先锋育德筑心”,兴华中学“聚力筑梦”,首都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党徽耀附中”,兴海学校“浩融党建团队育人”,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绿色成长,筑梦先锋”,安定镇中心小学“聚力融合,和美党建”,黄村镇第一中心小学“1+X”铸魂党建,大兴七幼“七彩筑梦、文化育人”等八大党建品牌成为全市教育系统党建示范品牌。五是意识形态。改革的过程中,基层的书记、校长、党员、教师获得了快速成长。兴海学校“1+5”落地行动被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选择作为全国基础教育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课程。大兴一中“一三三四”工作法、农村校安定小学“九步走”赢得社会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