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日前,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二公局一公司武汉城市项目经理部联合武汉市第二初级中学、武汉市二中广雅中学共同开展“千名工程师进课堂校企共筑强国梦”强国教育第二思政课堂活动。千名工程师进课堂活动,无疑是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的生动案例,对于传承大国工匠精神,助力思政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工程师进课堂为学生认识世界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体验。在传统的思政教育中,学生往往通过书本和理论知识来了解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变革,其局限性在于难以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这些抽象概念的实际意义,导致教育效果不尽理想。而通过与工程师们的面对面交流,他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交通强国力量的震撼,深刻理解科技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工程师以自身的工作经历、专业知识和实践成果现身说法,远比枯燥的说教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能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科技强国的重要意义。
工程师进课堂是传播和传承大国工匠精神的有效载体。工程师们身上所体现的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求实创新的精神,正是大国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他们在工作中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不断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在与工程师们的交流互动中,学生们能够近距离感受和理解大国工匠精神的内涵,从而激发他们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兴趣,培养在学习和未来工作中踏实肯干的品质。同时,也能让学生明白,无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具备大国工匠精神,要努力在自己的领域取得出色的成绩,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工程师进课堂为思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思政教育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工程师的参与使得思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让学生爱听爱学、听懂学会。例如,工程师们用自己参与的项目来阐释国家政策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能让学生在生动的案例中理解思政理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的熏陶。此外,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也有助于打破传统思政教育的单一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能够推动学生更好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大思政课”理念及其成功实践启示我们,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必须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在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紧密互动中推动学校立德树人工作实现创新发展。
更好地实现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需要学校、社会和政府等多方共同协作努力。学校应积极主动地与社会各界建立联系。除了像中交二公局这样的企业,还可以与科研机构、文化单位等合作,邀请各领域的专业人士走进校园,为学生讲授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企业、工厂、科研基地等地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与科技的发展变化。学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政府和社会应给予更多的支持和保障。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社会各界也应营造良好的氛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郭倩,系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教育报》2024年05月22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