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转变育人方式、优化育人过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确立了改革方向和实现路径,提出了更高目标更高要求。为实现新目标、应对新挑战,2020年教育部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广、全面推进的改革策略,在全国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示范校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江苏省坚持把“双新”实施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自觉增强统筹意识、引领意识、服务意识,提高普通高中“双新”实施的系统部署水平、过程建设水平和服务水平,努力书写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的江苏答卷。
一、提高站位,系统谋划,统筹部署“双新”实施和普通高中整体发展
2023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希望江苏继续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新课程新教材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内涵要义,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江苏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以“双新”实施推动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实现内涵建设和事业发展的省级统筹。
(一)坚持推进普通高中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江苏是一个有着8500多万人口的教育大省,要建设教育强省,必须紧紧抓住普通高中教育这个关键,满足人民群众对高水平高质量基础教育的需求。
“十四五”期间,江苏基础教育各学段教育资源需求差异较大,幼儿园因学龄人口大幅下降学位盈余近三成,小学学龄人口由升转降,局部地区学位盈余,初中学龄人口平稳增长,学位缺口将近一成,而普通高中学龄人口则急剧攀升,2022年为135.09万人,2025年将上升到156.96万人,加上普职比例的调整,给学位缺口带来严峻挑战。为此,早在2020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和资源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构建全面培养体系、优化课程实施、创新教学组织管理、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完善考试招生制度、强化师资和条件保障、推进多样化特色办学”等七大发展任务,坚持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和“双新”高质量高水平实施的统筹。
在此基础上,具体实施《普通高中资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全省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260所,新增学位41万个,切实以资源保障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至2023年,全省普通高中学校数量已增至644所,初中毕业生进入普通高中的入学比例从原来的51%增加到61.3%,“十四五”末将达到65%。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成为全省人民群众对教育满意度快速提升的重要原因。
(二)坚持系统部署,以“双新”实施推进普通高中内涵整体建设
根据教育部通知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2020年省教育厅印发《关于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意见》,确定了全面落实新课程方案、整体规划学校课程、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完善课程教学管理制度等五大目标任务,行政主导,全面推进。在1个国家级示范区3所国家级示范校的基础上,确立5个省级示范区和30所省级示范校,市(区)参照确立市(区)级示范校,高标准、广覆盖,整体推进“双新”实施,对普通高中内涵建设进行系统部署。
为保障目标任务的落实,省教育厅与省委编办积极沟通,确保教职工编制核定适应实际教学。压实地方政府责任,配齐配好专用教室、实验室和活动场馆。充分发挥教科研作用,突破重点难点,推动深化落实。开展专项评估督导,坚定不移推进“双新”实施,以内涵建设推进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
(三)坚持政策配套,保障新课程新教材高质量实施
依据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全面部署,江苏力求通过系统的政策配套,保障普通高中“双新”建设高质量实施。
为突破评价这一瓶颈,省委、省政府2021年印发《江苏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经过5至10年努力,基本建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具有江苏特点,有利于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目标,实施“深化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改革”“深化学校评价改革”“深化教师评价改革”“深化学生评价改革”“深化用人评价改革”等五大行动。在此基础上,省教育厅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印发具体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学教育的指示精神,依据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省教育厅研制《江苏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启智行动实施方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实施意见》,并重新修订了全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装备标准》。
为整体推进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省教育厅完成了具体实施方案的研制,着力打造课程实施体系、新型教学体系、质量评价体系、改革实施体系、改革支撑体系等五大体系。
为保证普通高中内涵建设各项政策的有效实施,2022年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印发《江苏省教育督导问责实施细则(试行)》,把课程实施和内涵建设作为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
二、项目引领,示范辐射,推进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
“双新”实施的目的是建设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个学生。江苏普通高中教育虽然有着深厚的积累,但体量较大,差异也十分显著。如何从现实出发,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双新”实施的江苏路径?我们的做法是坚持项目引领,全面提升过程建设水平,高品质推进“双新”实施,推进育人方式转型。
(一)建设课程基地,全方位促进课程整体质量提升
在规范执行的基础上,为提高普通高中的课程自主发展能力,2011年以来,江苏持续实施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基地建设以学校为单位,围绕课程这个中心,从环境、结构、平台、资源、队伍、策略等方面整体提升学校课程发展水平。每个项目省级投入经费50万—100万元,省、地、校按1∶2∶3投入。在省级基地的基础上,地市一级组织实施相应的项目建设。到2023年底,省级基地已达566个。
课程基地建设坚持以课程发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十多年来的建设成效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以多种主题深化拓展国家课程。50%左右的基地指向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如南京十三中整合语文统编教材内容,突出经典体验、活动体验、特色写作、交叉拓展等四个校本化实施主题。二是在学校层面探索多样化的综合课程,200多个基地以综合课程的方式展开,形成地方文化与综合实践、环境生态与生命教育、科技综合、人文综合、理科综合、艺术综合、心理教育、职普融通等综合课程。三是实现了课程建设协同化,“课内课外”“高中高校”“线上线下”“家校社”贯通的课程实施模式得到全方位探索。四是通过课程的创新开发极大丰富了学生实践。省、市、校三级以基地建设为依托,通过课程开发为学生新型学习方式的发生提供保障,如泰州中学通过数学学习体验中心建设,为学生提供4个数学体验室、3个数学资源库。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在体验学习、项目学习、综合学习、数字化学习、协同学习等方面提供了多样化的实践样例。
(二)建设高品质示范高中,探索学校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2018年起,在原有星级高中建设基础上,江苏进一步启动了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力争遴选培育创建一批国内一流、引领带动全省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的高品质示范高中。为实施这一引领性、前瞻性、战略性项目,省教育厅制定了包含10项内容、30项指标的顶层规划,强调全面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重点突破并为所有学校提供可操作的示范,紧紧围绕课程教学推动新课程新教材高品质实施。
在推进“双新”实施、引领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方面,高品质高中建设的成就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突出价值引领,以更高育人目标统摄课程建设。建设规划和建设指标坚持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一代新人,提高育人标准,项目学校建设全面聚焦红色教育、家国情怀、品格养成等时代主题。
二是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层级化课程群。课程群建设横向上指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纵向上关注学生三年成长。如金陵中学整体实施“生命·生活·生涯”教育工程;天一中学深度建构三类丰富课程体系,推进八大课程基地和学科创新中心建设;南京外国语学校在四大课程群的基础上,整合开发指向“五育并举”的校本选修十大板块;苏州中学重构书院空间,整合形成文史哲、科学与技术、体育与艺术、国际理解教育四大课程体系,打破行政班和年级制的限制。
三是推进学校课程发展模式创新。坚守学校课程发展主体地位,引导学校既注重建什么更注重如何建,在技术路径上为全省学校课程发展提供示范引领。比如,前黄高级中学在形成各学科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整合跨学科资源,建设跨学科课程中心;锡山高级中学用“课程项目长”制度重建课程发展管理模式,把《课程修习手册》作为学生规划三年学习生活的指南;南通中学建构课程体系、课堂模式、课程基地和课题研究等“四课协同”框架,设立了科学、人文、技术、艺术、体育五大课程中心。
在三年多的建设过程中,第一批20所学校采用“发现共性问题—提供问题解决方案—主题研讨展示—全省高中大众点评”的建设—推进模式,示范引领,全省同频,“有规划、有纲要、有指导”已成为全省普通高中课程发展常态,高品质高中建设正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牵引力量。
在高品质示范性高中建设基础上,江苏目前正着力推进示范性特色高中建设,并保持建设标准不变、建设保障不变、建设成效不变,在立德树人、学科课程、教学创新、队伍建设、治理机制、校园生活、智慧教育等方面,鼓励学校和地方实现重点突破,为全省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建设提供先行示范和样板。
(三)开展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以课程实施转变育人方式
为强化课堂这一“双新”实施的主阵地,根据2015年《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行动计划》,省教育厅设立了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到2023年,省级实验项目达到575个,其中普通高中项目数240个,超过学校总数的1/3,市、县级实验覆盖面更加广泛。
项目实验围绕教学改革特别是学科教学改革,探索育人过程新模式新样态。课程驱动学习、实验性实践性创新性学习、基于素养表现的学习、多主体综合化的学习等受到普遍关注,生长性、草根性、群众性、前瞻性的教学改革实验,为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转型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也为江苏积累了丰厚的教学成果。激发群体智慧、深化教学改革、建设思想高地、引领教育未来,成为江苏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形态。
三、服务一线,促进生长,常态化推进普通高中自主发展
“双新”高质量实施,不仅要关注顶层设计,更要立足一线,创新服务机制,坚持学生为本,关注学校生态,推动区域发展,实现常态化自主化推进。
(一)强化学生全员指导,全力服务学生成长
为促进学生更好适应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引导学生把课程学习与个人终身发展结合起来,江苏研制了普通高中所有学科的课程指南,帮助学生在整体上理解课程、选择课程,激发兴趣、掌握方法、规划人生。在全省范围组织拉网式、全覆盖的学生选科现场指导,让学生关注学科本质,关注自身成长,努力改变课程学习的工具化倾向。利用名师空中课堂平台,专门开发学科学习指导课程,为师生提供高层次指导,提升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与新课程新教材的一致化水平。
在全省实施中小学润心行动,推进学生成长全员导师制,打造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以扎实、有效的举措,把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成长的基石,落实德育为先的“五育并举”。
(二)开展新型教学视导,全力服务学校发展
为坚守学校发展主体地位,保证课程实施过程严格指向新课程理念,2020年起省教育厅采用自主申请、发现问题、对话交流、现场解决的方式,持续组织“双新”实施专项教学视导。新型视导聚焦新课程新教材的全面实施,改变学校应试偏向,扭转机械训练的教学现状,为高质量发展守住底线,形成共同关注、共同研究、共同行动的整体态势。下沉式、过程化的省级教学视导,重服务而不是检查,重问题解决而不是责任追究,受到基层学校的广泛欢迎。
(三)组织区域成果展示,全力服务地方创新
为明晰实践样式、深化改革探索,江苏以地市为单位组织系列化、全覆盖的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展示活动,凸显地方特色,激发创新活力,促进相互交流,实现整体发展。南通的立学课堂、无锡的课程育人、苏州的苏式教育、南京的共同成长、徐州的彭城四好育人行动等主题化、系统化改革成果,共同描绘出江苏各地创造性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现实图景和未来样态。
(四)开展省际协同合作,全力服务县域高中发展
江苏现有644所普通高中,其中县域普通高中396所,接近学校总数的2/3。可以说,县域普通高中发展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省的整体水平。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县域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江苏省教育厅和甘肃省教育厅经充分协商,决定开展“苏甘两省合作共建推动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两省力争用3年时间,先行先试,在办学条件改善、教师培养培训、管理机制改进、课堂教学改革、教科研活动开展等方面加强交流、提供支持、分享资源,帮助县中提高教育质量,缩小与城区高中的差距。
合作行动采用“1+1+N”模式,即在两省各选10所县中先行开展试点合作的基础上,以1个试点县中为基点,促进1个县区范围内所有普通高中及义务教育学校协同发展,推动全省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目前,10所学校及所在县区的合作已全面展开,两省教研部门在行动框架下进一步拓展延伸,组织全部14个学科开展覆盖两省所有学校的普通高中联合教研,以合作、协同方式全面提升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质量。
普通高中教育既是基础教育的出口端,又是风向标,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江苏普通高中“双新”实施虽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教育强国建设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今后,我们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发挥省级统筹作用,进一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
(江涌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