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高校针对劳动教育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落实各项举措,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但整体而言,受制于学科归属模糊、实施评价缺位、资源保障不足等原因,劳动教育在一些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仍然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少数高校的劳动教育还陷入了“重形式、轻内涵”“有过程、无评价”“劳动多、教育少”等误区。
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应从准确认识劳动教育的内涵入手,全面优化劳动教育实施体系,推进以劳育人、教劳结合、劳技融通,实现劳动教育本质回归。
构筑劳动与教育诸要素间的和谐关系
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不同,劳动教育是一个复合性教育概念。高校通过劳动教育培育劳动者的价值观,丰富其精神世界,就赋予了劳动德育属性;通过劳动教育培育专业技能、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劳动教育就具备了智育功能。同样,各种形式的教育归根到底要通过劳动或其相关形式得以呈现和发展。可以说,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中介环节和实践载体。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在劳动体验、知识习得、习惯养成、开拓创新中实现全面发展。
虽然劳动教育的价值意义得到了普遍确证,但现实中,一些高校并未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劳动教育体系,出现了“劳教分离”的现象。具体来说,就是对劳动教育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师资配备和教学规划,简单地将组织学生参加劳动体验等同于“劳动教育”。这样的“劳动教育”,组织和开展呈现出简单化、碎片化与松散化的特点,结果和评价呈现出形式化、娱乐化与失焦化的特点,严重影响了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劳教分离”现象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劳动教育内涵把握的失准。劳动教育的本质指向教育与劳动之间的互构,只有实现劳动与教育协调统一、相互配合,引领学生坚持对真、善、美的追寻,才能实现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核心旨趣。对高校而言,只有正确把握和分析劳动教育之间层次分明又紧密相连的目标体系,从劳动知识、实践、精神、情感和素养出发,构筑劳动与教育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更好地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创新发展。
让高校劳动教育赋能人的高阶化发展
高等教育的对象、目标和方式等,决定了高校劳动教育要区别于中小学劳动教育和社会性的劳动实践,赋能人的高阶化发展。现实中,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劳动精神、情感和素养,高校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劳动教育,不能局限于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需要调动学生的知识、情感和能力等要素全面参与进阶式的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习、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传统教育与现代素养的融通中,培养大学生具备相应的劳动精神、意识和能力。
首先,推进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通。高校要合理设置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课程内容,避免简单化、低龄化、重复化弊端。同时,也要认识到劳动教育并非单纯的专业实践活动,而是多种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延伸互补,因地制宜地把劳动教育融入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学习与创新实践等不同环节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科学推进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与劳动教育的目标协同,在“五育”同频共振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推进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高效协同。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劳动场景多种多样,劳动教育不能止于校园,家庭、社会和学校都是劳动教育不可或缺的主体。高校在发挥劳动教育主体作用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入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多场域劳动实践中磨炼意志、提升能力、展现担当。
再次,推进传统教育与现代思维有序衔接。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现代化劳动思维,聚焦人的现代化发展,为大学生提供更具时代性、进阶性的劳动教育体系。
重塑劳动教育体系让劳动回归教育本质
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生命更好地发展。当前,高校应当从观念确立、政策构建和资源保障三个层面重塑劳动教育体系,实现劳动教育本质回归。
在观念层面准确把握劳动教育内涵。明确劳动教育的概念和本质,是高校正确开展劳动教育的前提。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在于培育学生劳动精神与劳动知识和技能,其内容是与个体全面发展相适应、与专业教育相融通、与现代素养相适应,具有一定进阶性的劳动理论与实践课程。
在政策层面建立健全劳动教育体系。当前,我国一些高校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评价考核亟待完善。高校要合理规划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立涵盖劳动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计划、教学管理等在内的系列规章制度,严格组织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活动。同时,建立定量和定性、主观与客观、课内与课外多元评价反馈机制,真正发挥劳动教育在促进个体劳动精神、意识和素养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在资源层面持续强化劳动教育保障。高校一是要适当加大对于劳动教育的投入力度,优化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布局,打造规范化的劳动育人基地和文化空间;二是要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引培并举、专兼结合,打造一支既懂劳动教育理论又懂劳动教育技能的师资队伍;三是要注重引入校外资源参与劳动教育体系建设,建立产学研融通、开放共享的劳动教育平台和基地;四是要发挥现代技术优势弥补高校劳动教育资源短板,全面提升劳动教育保障能力。
(作者:吕玉,系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常熟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中国教育报》2024年04月15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