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构建面向未来教师培养的育人新体系——
以师魂之光点亮学子心灯
本报记者 杨三喜 通讯员 颜蒹葭 欧阳斐
202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回顾伟人的人生轨迹,有一所学校是绕不开的。
“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了基础。一师是个好学校。”1950年,毛泽东深情地谈起自己的母校时说。
从清末的新式学堂,到民国的师范学校,再到如今的本科院校,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构建面向未来教师培养的新体系。
主动对接社会培养人才
在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珍藏着《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志》。翻开这本泛黄的国家一级文物,往事越百年。
湖南一师当年的教员中,有杨昌济、徐特立、黎锦熙等名士,学子中则有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李维汉、罗学瓒等才俊。
一所“以造就小学教员为目的”的师范学校,何以英才蔚起?
答案在学校的育人理念。在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湖南一师坚持吸收最新的教育思想,革新教学内容,推行人格教育、军国民教育和实用教育。
为此,学校立足国情省情,积极主动对接社会培养人才,开设经济、农业、商业等应用科目,开辟农场、工场等实习场地,要求学生假期进行修学旅行。同时,学校拓宽国际视野,选用近代西方著作为教材,聘请“海归”和外籍学者执教,邀请杜威、罗素等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讲演,开阔了师生们的眼界。
自创办以来,湖南一师始终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这一生命线,要求学生“修养教育家之精神”,用杨昌济的话说就是“欲栽大木柱长天”。
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师资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校友会诸先生:虞电敬悉,极感盛意。希望诸位努力进修,为人民的文教工作服务。”1949年8月5日,长沙和平解放,湖南一师也获得新生。全校师生员工和校友会欢欣鼓舞,并分别向毛泽东发电报致敬。毛泽东立即回了两封电报,勉励母校师生和校友“为人民的文教工作服务”。
彼时,刚从硝烟中走来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全国人口5.5亿人,至少有4.4亿人是文盲,“扫盲”成为国家迫切的任务。
“扫盲”需要合格的教师,但当时教师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尽如人意,大量小学教师达不到师范学校毕业的程度。湖南一师坚持为“人民的文教工作服务”,紧跟国家和社会需求育才,为“扫盲”输送了大批骨干力量。
进入21世纪,湖南一师先后启动实施“初中起点五年制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高中起点四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免费教育”。2010年,学校又率先提出并探索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模式。从中师、大专到本科,在与新中国同行的70多年里,湖南一师的办学层次不断提高,始终瞄准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师资的目标,尤其是大规模“定向”为农村学校培养优秀教师,往最薄弱的环节注入最坚实的力量。
近10年,湖南一师师范生平均从教率84.58%。2016至2023届公费师范毕业生平均从教率96.54%,在乡镇以下学校从教比例达91.69%。
“数以万计的一师毕业生们深深扎根基层,扎根在最需要教育、最需要教师的地方,用师魂之光为乡村孩子们点亮心灯,照亮前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胡穗说。
以开放的视野打开办学格局
“上层次、扩规模、调结构、提质量。”2021年5月,湖南一师第二次党代会召开,对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师范大学进行了谋划。
为满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对高学历教师的迫切需求,湖南一师于2021年开始与湖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今年9月,第二批50名学生入校。目前,学校正全力加强内涵建设,为湖南基础教育输送更多高层次师资。
“坚持师范教育主责主业,适当拓展非师范教育;坚持小学教师教育特色优势,积极拓展其他层次教师教育。”在调结构上,湖南一师以开放的视野打开办学格局,提出了“两坚持、两拓展”的发展思路。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张娴介绍,基于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需求大幅下降的新形势,学校紧密对接国家“强师计划”,拓展面向中学的教育类专业,实现了中学主要学科教师培养全覆盖。
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趋势,2022年以来,学校开设人工智能等电子信息类学科专业。“高质量的师范教育需要多学科支撑,要塑造师范生利用人工智能优化学科教学和智能化教学的能力。”湖南省义务教育研究基地负责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授刘丽群说。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也是学校建校120周年。我们要将毛主席的殷殷嘱托‘一师是个好学校’转化为书写新时代‘一师之好’的实际行动,赓续红色血脉,擦亮‘金字招牌’,培养时代新人,不负时代使命。”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罗成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