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张倩)11月28日下午,“‘为未来而育’2023素养教育新生长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面向未来的素养教育是怎样的?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的“底层能力”?来自教育、人文、思维、英文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展开深入探讨,为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支招。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只有可以陶冶品格的教育才是真正完全的教育。”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表示,素养教育中的核心素养正是培养孩子的完全人格。因此,教师教授的虽然是某门课程,但是必须聚焦在“育人为本”这个出发点上。
猿辅导学校执行校长马旻表示赞同,所谓素养,应该是孩子能带得出学校的东西,而素养教育能带给孩子最宝贵的东西是一种“底层能力”,培养孩子如何学会的过程,如何在应用中学习,如何解决新问题,以便从容地应对未来。
对于“底层能力”,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创意写作和儿童文学博士生导师谭旭东认为,这种能力包括兴趣、行动、理解、创造四个方面——首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基于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好习惯、好行为;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需要持有批判性思维;而创造则是有效学习最后呈现的效果。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编委张梅玲也表示,学习首先需要热爱,并把这种热爱渗透到学习的各个阶段。此外,在张梅玲看来,未来是个性化学习的时代,孩子们的学习管理能力十分重要,包括目标管理、情绪管理、时间管理、沟通管理等等。
对于如何更好地开展素养教育,《教育家》杂志社副社长李功毅和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敖娜仁图雅均表示,素养教育仅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需要家校社共同努力。
在活动现场,猿辅导素养课与光明社教育家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素养教育领域持续深入合作,共同推动底层学习能力研究,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