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第六届进博会正如火如荼举行,其中,国家展倍受参观者欢迎。记者走进国家会展中心5.2馆国家展,在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展台上都看到了一抹红,身穿红白制服青春靓丽的志愿者“小叶子”点缀期间,他们或善讲解,或善引导,或善翻译,为了服务好中外来宾,用足了十八般武艺。
她做足了功课
背下一沓资料和讲解词
走进5.2馆国家展,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鲜艳的中国红,抬头就能看到“中国式现代化,世界新机遇”字样,不少中外来宾进入场馆后会先到中国馆入口处举起手机与展馆合影,今年的中国馆备受瞩目,展会第二天,参观者络绎不绝。而这里是上海大学文学院2020级历史学专业本科生祁丹妮每天都要守护和服务着的地方。
祁丹妮是国家展重要团组接待志愿者,负责重要团组接待、引导参观,并在旁提供协助讲解。虽然她是一名“一年级小叶子”,但她已积累了300多个时长的志愿服务经历,只见人群里的她站得笔直,落落大方地陪同着领导们参观,自信地讲解着场馆相关的内容。
“我们国家发展得非常快,就像它的主题所说的那样,中国式现代化能给世界带来更多发展的新机遇。站在这里我觉得很自豪,能向各位来宾展示我们国家现在发展的种种建设成就。”祁丹妮明白,她所在的岗位异常重要,所以她总是耐心而又认真地对待每一位参观者,无论被问到什么问题,她都从容以对,因为她知道大多数问题的答案。
当然,她的每一分从容背后都有努力在。接受采访时,记者注意到,祁丹妮手里捧着一沓资料,其中光展台信息整理文件就有80多页,她当天要背完的讲解词有4页,还有国家展的地图,还有重点国家参阅资料,而这些资料上面还有黄色、橙色、红色的重点符号标记,也有不少她的手写笔记。
除了这些资料,祁丹妮自己另外还下了许多功夫。她提前查了好些资料,了解了另外69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以及他们展台上的相关展品,她还自己熟悉了整个5.2展馆的动线布置和模块设置,以便引导重要团组参观时随机应变。
祁丹妮告诉记者,不同的重要团组需求可能也不同,比如他们会指定不同的门进出,想要了解和参观的点位也不尽相同,了解了他们的需求后,她才能和小伙伴一起为来宾规划一条合适的讲解路线并进行讲解服务,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把控时间。有时重要来宾还会临时变变更动线,这十分考验人,但她有信心。
“我十分珍惜这次机会,也很享受服务他人,我会努力展现我们青年志愿者的风采,展现我们作为中国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祁丹妮说道。
服务好外宾
他专门回去听带各国口音的语料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大四学生张力胜和祁丹妮一样,也是一名“一年级小叶子”,负责5.2馆国家展内埃及馆的相关志愿工作。
在国家展这个中外来宾较多的场合,张力胜原本以为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可以胜任展会日常的沟通交流。但他遇到的一件事情,让他对这一点变得没有那么肯定了。
那是在展会的第一天,张力胜遇到不少人向他请教埃及英语单词的发音,这当然难不倒他。然而当埃及馆展台上的工作人员因为手机没电找他借充电宝和充电线的时候,他却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因为对方的口语并不是日常英语教参和课程里那种标准的发音,而是掺杂了一些乡音的。
刘秦春/图
为此,张力胜第一时间反省了自己,觉得是自己听的外语语料还不够广泛、不够充分的缘故。所以他当下决定,当晚结束服务回到学校之后他就要立马补充学习带各国口音的英语语料,用这些语料磨磨耳朵,练练听力,这样下次再碰到的时候他就不会再不知所措了,能为他人提供更好更高质量的服务。
在琢磨怎样更好提升自己的同时,他也坦言,在进博会尤其是在国家展做志愿者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然避免不了有辛苦的时候,也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但他内心的骄傲与自豪远远占据上风,让他顾不得这些,只一心想站好在国家展的每一班岗。
促进展品变商品
她切换不同语言助展商推介
从中国馆往前走就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大四学生孙嘉一所在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馆。远远地就能看见她的目光追随着每一位经过该展馆的参观者,对方如果踏入馆内,或对展品产生兴趣,她就会立马迎上去微笑着为他们讲解和介绍。
在展馆内,孙嘉一被问到的问题更为具体,多是和展品本身息息相关的。她告诉记者,最开始她其实也不清楚这些问题的答案,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虚心请教和学习,她才累积起对这些展品了解的点点滴滴。展商用英语向她介绍,她记住以后再用中文翻译给其他人听。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伊朗的展商时不时会指导孙嘉一,他们交流时有时用到中文,有时用到英语,时不时中英切换。展商以自己的经验告诉孙嘉一如何更好地服务好潜在客户,怎样应对他们的一些问题,以及让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她从展商那里学到要更加热情,积极主动,才能更好地推动进博会展品变商品。
除了帮忙介绍展馆内的展品,孙嘉一也通过和展商沟通,了解了他们在本次进博会想要宣传的内容,既有商业上的活动,也有文化上的交流,于是她就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为他们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服务期间,孙嘉一既要当翻译官,又要当“推介官”,她说虽然辛苦但是乐在其中,随着时间一点点推移,她看世界的视野也越发开阔。与此同时,在和他人的交流之中,她也在不断进步。她想,这次经历会让她更外向,更会沟通,也会对文化抱有更包容的态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图、文 常鑫/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