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一线调研)
首页> 教育频道> 要闻 > 正文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一线调研)

来源:人民日报2023-09-11 16:34

  三尺讲台,是教师们耕耘的地方。有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除了在讲台上授课,他们还走村道、过田野,背着教具,走进每一名孩子的家中。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保障群体公平发展。健全面向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残疾以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的特殊教育服务机制。

  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之际,我们将目光投向他们——为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教师们。在湖南省茶陵县,8年来,130余名送教教师为250多名孩子带来移动的课堂。他们以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守护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也诠释着教师职业的无私和奉献。

  ——编 者

  骑着摩托车,走村道、过田野,不管刮风下雨,每月至少两次,雷打不动——这是湖南省茶陵县教师陈艳辉和父亲陈二文坚持了7年的送教路。

  家住界首镇大新村的12岁女孩小美,每次听到陈艳辉的声音,就会飞也似的跑出来,一把抱住她。受先天性疾病影响,小美不具备随校就读的能力,常年留守在家里。陈老师来家里上课,是她最期待的事。

  在茶陵县,2014年以来,有250多名像小美这样的孩子获得送教上门。这背后,是130余名送教教师的接力参与和无私付出。

  谁来教

  “零拒绝,全覆盖,每一个片区都有队伍,不让任何一个家庭被教育遗忘”

  【镜头】

  门外下着雨,15岁的小明踉踉跄跄地要往外走,嘴里咿咿呀呀地说着什么。没办法交流,妈妈叶西的安抚也不起作用,焦急又无奈。

  远远地看见茶陵县星星学校教师刘君燕带着教具赶来,叶西如获救星,急忙把老师让进门来。

  “想出去玩了是不是,那我们先进来拿两个球,等雨停了再说好不好?”刘君燕放下手中的教具,轻拍小明的肩膀,柔声细语地说。小明看到老师熟悉的面孔,乖乖地进屋坐下。

  小明2岁多时,被确诊为先天性癫痫,病情一旦发作,就会突然抽搐倒地甚至昏厥。他仅仅在幼儿园和小学待了很短一段时间,便不得不休学回家。

  本以为就此跟学习无缘,没想到,刘君燕和同事上了门,一来,就是4年。

  “每一年,残联和乡镇都发动下沉至每个村(社区)的民政专干,对本辖区的残疾儿童信息进行摸底。”茶陵县残联理事长谭玖敏告诉记者,“县里再组织由民政、教育、卫健和残联等单位的专家构成的团队,对他们进行评估。”

  对于有上学能力的残疾儿童,动员其到茶陵县普通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对于重度残疾儿童,生活无法自理的,列为送教上门教育对象。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茶陵县6—15周岁的持证残疾儿童共有521名,其中134名没有随班就读或者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学习的能力,只能通过送教上门的方式保障其同等的学习权利。

  谁来担当这一重任?

  茶陵县特殊教育学校总共仅有不到20名教师,要担负起全部送教上门的任务,并不现实。2015年茶陵县依照湖南省部署要求全面铺开送教上门工作以后,就确定了“特校指导,乡镇统筹,学校推荐,教师自愿”的工作方针,挑选一批普通学校的优秀教师加入送教队伍。

  刘君燕和陈艳辉,就是第一批从普通学校入选的教师。

  陈艳辉当时工作不到3年,年轻有活力,授课成绩出色。“我上大学时就时常去福利院,孩子们渴望的眼神,看一眼就忘不了。”陈艳辉说,“听说有送教机会,我二话不说就报了名。”

  送教之路并不轻松。陈艳辉送教过的22个孩子中,最远的家住28公里之外的山村。

  “那时候自己没有车,都是先打‘摩的’去,返回就只能靠老乡们顺一程,没有车的时候,只好走路。”陈艳辉说。

  她已经记不得,多少次壮着胆子,摸黑走在曲折的乡村公路上——远处,老鸦在山林啼鸣,近处,青蛙在田野聒噪,间或有车路过,车灯将前方的路照亮。

  由于心疼女儿,父亲陈二文给女儿买了一辆轻便摩托车代步,“担心她刚学会骑车不安全,一开始我载着她去。”

  没想到,几回送教下来,陈二文自己也被打动,成为送教队伍的一员。父女两人一送又是5年多,行程数万公里。

  目前,茶陵县有82名教师常年风雨无阻地奔波在全县所有需要送教的地方。送教的教师们,大多是利用挤出的课余时间,带着各类教具送教。

  “有时候自己的孩子啪嗒啪嗒地掉着眼泪问我,为什么你陪我的时间那么少,你给学生送课外书我怎么没有,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的刘君燕有些愧疚。因为不想耽误孩子们的学习,生第二个孩子的前三天,陈艳辉还在给一个孩子送教。

  “没办法,与残疾儿童建立信任关系不容易,不是简单换一个老师就行的。”陈艳辉说。

  “零拒绝,全覆盖,每一个片区都有队伍,不让任何一个家庭被教育遗忘。”茶陵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罗恒说。

  教什么

  “要打开孩子们的心门,不仅要细心、有耐心,更要有为人父母哺育幼儿的爱心”

  【镜头】

  图画书、作文书,七巧板拼图,计算器,甚至还有紫菜、竹垫、包袱皮等做饭用的食材和器具——每次送教,陈艳辉父女摩托车的旅行箱和身上的背包里,都塞满了教具和书籍。有的给花甲村患有先天性脑积水的小宇上课用,有的给大新村的小美辅导生活技能用。

  “之所以有这种差别,主要在于两个孩子的受教能力不一样,需求也不一样。”陈艳辉说,小宇因为手术原因无法随校就读,智力勉强能跟上同龄孩子的水平,以传授知识为主;小美对文化知识的接受能力低,送教上门以送生活技能为主,兼顾文化知识的教育。

  8年时间,250多名孩子,茶陵县找不出两套完全一样的送教方案。

  《湖南省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提到:“推进差异化、个别化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需要送教上门的往往是重度、极重度和多重残疾少年儿童,个体差异非常大,同时康复需求也比较大。”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特殊教育教研员孙锋告诉记者,基于此特点,目前相关部门没有对送教上门的课程方案进行统一规定,而是突出了“一生一案”等要求。

  “没有统一规定,不代表送教上门没有重点。”孙锋认为,基于这类少年儿童的特点,适当参照培智学校的教学方案,送教上门的课程设置可以聚焦康复训练、生活适应、认知(如语文、数学)、艺术休闲(绘画、手工等)、家庭支援(家校沟通以及心理支持)等5个方面,每个送教上门的教师再根据孩子的特点做优化调整。

  “正因为送教时间有限,孩子们对送教的需求又很高,所以更要让所有的方案都有针对性,最大化地发挥教学效果。”茶陵县特殊教育学校教研室主任彭宗福说。

  在下东街道,彭宗福搭档的谭阳阳老师在给14岁的小麒上课时,发现他喜欢呼啦圈,她最近几次上门都特地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塑料圈,帮助小麒锻炼肢体肌力和协调性。

  有时候一个动作多次尝试都没完成,小麒气馁时,谭阳阳要赶紧为之打气;小麒想半途歇息时,又要鼓励再坚持坚持;待到好不容易完成认知课程,她又赶紧趁热打铁,通过数圈的方式,给小麒讲起数字和简单的数学运算。

  大半堂课下来,小麒和谭阳阳都累得一身汗。

  “看起来不易,做起来更难。这种强度,是每堂课的常态。” 彭宗福深有体会。

  沟通是最大的难题。一个简单的动作或者发音,对于普通孩子可能只需要教上三五遍,但对于特殊孩子来说,几十上百次的示范,或许也换不来一次积极有效的反馈。“要打开孩子们的心门,不仅要细心、有耐心,更要有为人父母哺育幼儿的爱心。”彭宗福说。

  刘君燕至今记得,第一次送教,遇到的孩子鼻涕、唾液挂在脸上,她挺不习惯。后来多去了几次,熟络后的孩子忍不住亲昵地抱着她,鼻涕蹭到身上,她也一点都不在意了。

  而在上课期间,重复几十上百遍之后,有时某个只能咿咿呀呀的孩子,突然囫囵却又非常明确地说出一个词语时,刘君燕激动得热泪盈眶。

  按照《茶陵县义务教育阶段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方案》要求,每个孩子每个月上门送教两次,每次不少于35分钟,但老师们的送教时长经常超出这个标准。只要有空闲时间,陈艳辉都尽可能上门去看看孩子们,并不局限于一个月两次。小宇的奶奶记得,老师时不时来一趟,邻居们对陈老师都熟悉了起来。

  而每次上门给孩子上完课,刘君燕跟其他大多数老师一样,也会留下来跟孩子的家长尽可能多地沟通。一方面是增加对孩子的了解,另一方面是给孩子家长传递护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有时候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

  每次上课结束,面对小明和妈妈叶西的恋恋不舍,刘君燕总是说,“放心,过几天还来!”

  “送教上门让残疾儿童的家庭感受到,社会在全力地关心爱护他们。”刘君燕说,“这是支撑他们的动力,也是支撑我们的动力。”

  效果如何

  “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孩子回到社会环境当中”

  【镜头】

  听说老师来家访了,枣市镇枣园村9岁的小灿跟着妈妈谢志娥热情地跑出来迎接。

  患有脑瘫的小灿,已经在茶陵县特殊教育学校学习了近两年时间。3年前,他在枣园小学里只上了不到一学期,就不得不终止学业。当家里对孩子的学习已经不抱希望时,枣园小学委派送教老师谭永良、谭年珠上门给小灿补课。在家校共同带动下,经过一学期的送教,小灿的学习和生活渐渐有了起色,会数一些基本的数字,自理能力也稍稍提高了一些。第二学年,在专家组的评估下,小灿达到了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能力水平。

  茶陵是湖南省着力提升特殊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湖南不断完善送教上门师资队伍建设,截至目前,全省超过1.7万名老师加入送教队伍;同时,保持特殊教育生均经费投入力度,2023年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超3.19亿元支持特殊教育,并确保到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送教上门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7000元。

  随着送教上门工作的深入推进,接受送教的少年儿童,往往在康复、认知、生活适应等多个方面发生积极变化——有的孩子动作协调性更好,行动能力一定程度得到提高;有的认知能力提升;有的逐渐达到生活基本自理水平……有的家庭在接受送教的心理辅导之后,可以帮助孩子们更从容地应对各种困难。

  “在接受送教上门之后,有一些孩子随着年龄增大、病情好转以及认知能力提升,是有机会逐步转到特校就读或者到普通学校的特教班跟班学习的。”罗恒说,对于这部分孩子,“送教不是终点,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孩子回到社会环境当中。”

  实际上,这也是政府有关部门的一个目标。自2023年春季开学以来,湖南省53573名特殊教育在校学生中,接受送教上门的7505人,占比14%。《湖南省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逐步降低送教上门残疾学生占比,到2025年控制在10%以内。

  “目前茶陵县送教比例在26%左右,离这个目标还有一定距离。”茶陵县教育局校外培训监督股股长杨海燕坦陈,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前些年医学筛查不如现在这么完备;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家长对特殊教育不了解,不愿意或者没能力把孩子送去县里的特殊教育学校学习。

  但现在,这种局面正在改观。国家《“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要求,提升特殊教育支撑能力,不断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依托现有特殊教育资源加快建设省、市、县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鼓励依托设在乡镇(街道)的小学和初中因地制宜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逐步实现各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全覆盖”。茶陵县也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县特殊教育学校和界首、严塘、腰潞3个乡镇的中心小学,分别建立县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和特殊教育资源教室。

  “希望通过我们的送教,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重新回到学校,自信、阳光。”陈艳辉说。

  版式设计:蔡华伟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青岛开幕

  • 探洞研学欢乐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2024-10-24 18:1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可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种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2024-10-24 18:08
当陕北说书遇到延安美食,碰撞出延安独特的人文魅力。
2024-10-24 18:06
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中,豪迈的歌声飞扬于天地间。壮丽的情怀澎湃在心田里,不朽的精神传承于岁月中……
2024-10-24 17:59
小孩哥小孩姐把安塞腰鼓课间操跳得超燃!
2024-10-24 17:59
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是吴起南沟村给记者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谁能想到,这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小村庄,曾经风沙肆虐、植被稀疏。经过二十多年艰辛努力,光秃秃的黄土高坡绿意盎然。
2024-10-24 17:50
在宝塔区河庄坪镇政府的扶持下,延安菌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民”模式,带动400余人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农民带来稳定收入,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点赞延安菌舰,为农民增收,为乡村添彩!
2024-10-24 17:48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延安新材料产业园,亲身体验石墨烯发热背心,感受科技的温暖拥抱。
2024-10-24 11:18
近期,延安市薛张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成功!这不仅是一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更为延安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10-24 11:16
10月22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位于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的苹果基地,在这里记者们亲身体验苹果采摘,倾听果农的心声。同时,记者团还开展了一场特别的直播带货活动,助力果农销售苹果。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果农的辛勤付出,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延安苹果的魅力,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2024-10-24 11:07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逐梦之路”媒体采访团走进延安宜川县,追寻“悬崖造林队”的故事。
2024-10-24 10:27
陕北说书最近火爆出圈,董宇辉在直播中表示向往陕北文化,想成为一个陕北说书人。这一段陕北说书,带你行走在延安的绿水青山间。
2024-10-24 10:2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数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延宏介绍,延安的地域特点适宜建立算力中心,要把平台搭建好,把更多的企业引到延安,建立归属在延安的算力中心,更好的服务延安、服务陕西。
2024-10-24 10:18
“圣地蓝”成延安靓丽新名片!近年来,延安出台多项措施积极推进环境治理,有效减少空气污染源,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增加,2023年达到323天,让蓝天白云常驻延安上空。
2024-10-24 10:07
如今,延安子午岭林区有目前已知的国内最大野生华北豹种群。随着延安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其种群栖息地向北扩散近五十公里!
2024-10-24 10:05
10月22日,在南泥湾,“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采访南泥湾,齐声合唱经典曲目《南泥湾》,在歌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昔日的开荒景象,感受到了那份自力更生的坚韧精神。一曲《南泥湾》,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4-10-23 17:03
入驻延安新材料产业园的延安市圣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这款马甲借助石墨烯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只要插上充电宝就能实现发热取暖。入驻延安新材料产业园的延安市圣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这款马甲借助石墨烯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只要插上充电宝就能实现发热取暖。
2024-10-23 16:55
“这么小个头的苹果树竟然能长出那么大的苹果!”10月22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走进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调研采访南沟村的苹果产业现代化发展之路,有记者在看到矮砧密植的苹果树后,直呼意外。
2024-10-23 16:4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