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安徽合肥在劳动教育中加强课程融合、核心素养培育——
劳动教育浇灌“祖国的花朵”
本报记者 方梦宇
未来,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动手做饭、洗衣、修理家电……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教育部日前印发的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针对不同学段的劳动课程标准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安徽省合肥市,发掘劳动教育的育人指向之路早已清晰。从课程融合到学段融合,再到新课标下的重新思考,结合不同区域和学校的特色,劳动教育在合肥呈现出形式多样、育人价值丰富的良好态势。
课程为本 跨学科融合
从课程框架出发,规范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在合肥市不少学校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
合肥市瑶海区作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从2020年起便开始探索劳动教育“1+X”课程模式,即在每周一节劳动必修课的基础上,鼓励学校开展以主题研学、课后服务、社团活动等为载体的剪纸、面塑、篆刻等校本特色劳技课程。
“课程是纲领,能将劳动教育推上制度化和教研化的路子。”在瑶海区教体局副局长张玉玲看来,校内必修课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着力点,但同时作为一种文化建设,各学科教学都有因势利导、润物无声地开展劳动教育的可能性。
这种观点在合肥市不少中小学得到了印证。如今,在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四年级学生成了其他年级学生艳羡的对象,因为他们每周都可以上一节学校的“网红”课程——“陶冶成器”。
在校长冯璐看来,此门校本劳动课程的最大亮点就是多学科的融汇交叉。如“小茶壶”一课在学校的陶艺教室开展,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茶壶,认知壶盖上的小孔作用,熟悉安徽著名产茶区,并学唱歌曲《采茶山歌》、辨识乐器、编创舞蹈动作等,学科融合贯穿课程始终。
“经过实践证明,学科融合不仅能够有效地规避校内劳动课程形式化和流程化的问题,更能让劳动的意义在具体的学科交叉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冯璐说。
在其他学科中植入劳动理念,更是将“劳动价值”化成了“无声之雨”滋润在学校课程体系的每一处缝隙里。
在合肥市五一小学校长喻巧月看来,劳动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复合性概念,“当我们通过劳动教育培育热爱劳动等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就是德育;当我们让学生思考劳动过程的原理奥秘时,劳动教育就成了智育;当动动手流流汗发挥强健体魄、增强体能作用的时候,劳动教育就是体育;当我们引导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去设计创造美的成果时,劳动教育就是美育”。
借力共赢 校外场地拓展边界
校内劳动课程为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框架和基础,而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和配套。“学校在劳动课程实施中是主阵地,外部实践基地和家庭是协同实施的场所。”合肥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勇说。
合肥市四河小学是合肥市一所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定点校,八成以上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校内外劳动课堂的连接在这所学校有着别样而深远的意义。
校长胡旭东至今仍清晰记得一个场景,多年前他曾向学校一个学生提问长大后想做什么,学生的答案是教师或者快递员。后来胡旭东了解到,孩子的爸爸是快递员,孩子能认知的职业只有爸爸和教师。如何丰富孩子对世界的认识?与职业院校的牵手成了一剂良方。
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在只有一街之隔的四河小学建立大学生职业教育培训基地,该院小学教育学专业学生每周定期到四河小学进行半天跟岗学习,同时四河小学学生也定期进入高职院校,以特色校外社团形式开展小学生职业体验教育。
在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团委书记王宝玉看来,与四河小学的合作共建也让高校学生获得了更加专业的第二课堂志愿服务机会,“指导小学生开展职业教育体验,会让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均得到较好的巩固强化,相比于其他志愿服务,这种和专业能力密切相关的学生实践机会对高校来说也是极其珍贵的”。
据悉,目前合肥市已命名49家“合肥市中小学生校外素质教育基地”,建立4家国家级、45家省市级研学实践基地。根据《合肥市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办法》要求,到今年年底,合肥市每个县(市)区将至少建设1个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到2025年,合肥市还将认定100个学生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素养导向 新课标下的再出发
基于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遴选课程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推进考试评价改革,是新课标释放的一大重要信号。
在合肥市逍遥津小学校长吴晓静看来,此项信号将引导学校更加看重劳动教育的“课程+”模式。“以前总认为劳动教育是德育教师的事,而现在,它关乎全体教师的教研和课堂质量。”
对此,逍遥津小学美术教师韦蓉深感认同:“新课标对课程核心素养的要求,包括知行合一的育人导向、全过程的评价机制等,都对教师既有的课堂模式提出了挑战,而劳动实践环节成了应对挑战的良策。”
韦蓉介绍,美术课往纵深育人价值的导入势必要引导学生自我创造、自我实践,如学生制作全家福相框过程中植入感恩教育内容,再如树叶画制作引入环保、航天器模型制作,全程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航天精神,这也和新课标所倡导的开展综合性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能力的要求不谋而合。
对此,吴晓静认为,劳动教育首先应是劳动价值观教育,其次才是劳动习惯教育和劳动技能教育,“重点应是通过劳动培养人在社会中存在的价值自觉性,彰显个体存在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通过劳动发现人的主体性继而滋养心灵,在合肥一些学校已有所体现。
在把学校小农场交由学生自主耕种的过程中,蚌埠路第二小学校长何珊红惊喜地发现,劳动除了给予学生懂得感恩、能够奉献的美好品质外,还有着更深刻的心理疗愈力量。
学生小林因为幼年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加之生活城市的变化,进入小学后出现了严重的情绪表达障碍。“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被他打过,最严重时,班级里所有家长联名要求让小林退出班级。”学校德育副主任同时兼任心理咨询师的丁蓉用尽了心理咨询的常规方法均不见效。
一次偶然的机会,丁蓉把小林带进了学校里的小农场。在种植花草蔬菜的过程中,小林表现出了异于寻常的安静。刨土、种树、栽花、浇水……劳作归来,丁蓉发现,在小林的六宫格绘画中,原本的枪弹、厮斗变成了花草云风,画风和语言都趋近柔化,小林班主任收到的投诉信息也越来越少。
何珊红表示,如今她能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劳动在帮助学生建立关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日常生活劳动可以帮助学生发掘人与自我的关系,生产劳动可以探索人与物的关系,服务性劳动可以建立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孩子从小认识到一个人走向社会,必须要自立自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