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10日是第37个教师节。教师节不仅是教师的节日,也是全体社会成员致敬教师、祝福教师的时机。在教师节到来之际,师生关系如何发展、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如何形成健康的教育风尚,也需要人们展开更多的思考。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讲授知识外,还担负着为学生们的人生扣好“扣子”的重要职责。很多学生毕业以后的言行举止,都藏着教师的影子。往大了说,三尺讲台系国运,随着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知识、人才、国民素质的意义愈发凸显,高质量教育不容缺位,这离不开师德高尚、自律精进的教师群体。
教师诲人不倦、学生尊师重道、师生教学相长,师生风尚的佳话深深镌刻在中华民族的美德基因中。这不仅塑造着一代代人的品格,还为教育营造了健康良性的“生态循环”——相信大家小时候谈到理想时,一定都说过“我长大后要当老师,老师是伟大的职业”;家长们也总是很放心把孩子送到学校,相信他们会在老师的教导下茁壮成长。
然而,近年来,传统的师生关系,在互联网与商业化浪潮中受到了不小冲击。我们看到,信息丰富的互联网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接触世界的渠道,教师们经历了一个相对“去中心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很多校外机构把教育当成一门生意,甚至有个别从业者把学生作为敛财工具,背离了教育的本质与初心;一些学生与家长以偏概全,缺乏对学校、教师最基本的理解与尊重,由此引发不少矛盾。
师与生、校与家,本该是休戚与共、互相信任的共同体关系。一旦教育生态被破坏,“枪响之后没有赢家”,这就必须呼唤良性师生风尚的重构与回归。
“双减政策”的推行,极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把“跑偏”的教育生态逐渐拉回正轨。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的,是学校教师因此承担了更多责任,付出了更多精力。
传道、授业、解惑,自古以来便是教师的职责,但万不可将教师与教师职责过度神化,一味只要求付出。社会应该给予教师更多的关注,在工资待遇、生活保障等方面充分重视。教师节前夕,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在义务教育经费支出里面,用于教职工的工资福利支出占比达63.9%,这就是完善教师待遇保障的具体成果。“后双减时代”,如何进一步保障教师权益,健全减负长效机制,诸多细节都需要不断完善。
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必须重拾并牢牢守住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理解老师、敬重老师。“为学莫重于尊师”“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古人们藏在诗句中的哲理与智慧,至今仍然适用,甚至更有价值。不论时代的发展如何日新月异,也不论教育模式如何演变,若连尊师重道都做不到,怎能拥有积极向上的教育?这最朴素的价值观,是永恒的为人操守,是营造健康教育生态不容忽视的一环。
教师与学生彼此珍重、双向奔赴、用心付出,“师道”才有尊严,教育才有温度,价值观传承才有生命力。在教师节这天,我们重温传统美德,展望新时代的师生风尚,如此,三尺讲台才会让教师感到更温暖,点亮他们的教育梦想。(吕京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