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视频由北京大学提供
【第六届礼敬中华传统文化·校史中的红色印记】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部署,由教育部、光明日报社主办,光明网、全国高校思政网、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承办的第六届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面向全国高校征集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系列作品,通过稿件、图片、视频等多样化的形式,展示各高校在党史学习教育方面的积极探索、学习与创新,鼓励广大高校师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增强使命担当,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充分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2001年,由中国工程院等单位组织的“二十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评选中,王选院士主持的“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名列第二。在他的背后,一直有一位默默奉献的女性,她就是王选院士的夫人——陈堃銶教授。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使用的字形信息压缩方案,就是由王选和陈堃銶共同研究的,而系统早期所用的软件,也是出自陈堃銶教授的创造。
陈堃銶,1936年6月生于上海,1953年考入北大数学力学系,成为我国第一批计算机研究者,她怀着一片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投身到计算机事业草创之中。
陈堃銶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沿用“以火熔铅、以铅铸字”的铅字排版和印刷,能耗巨大、效率低下、污染严重。但在西方,早已经采用“电子激光照排技术”。从那时起,陈堃銶与王选就被汉字精密照排的巨大实用价值和技术挑战所吸引,开始了研究,二人相互合作,互相扶持。
1979年7月27日,历尽千辛万苦,第一份样报总算印了出来。1980年9月15日上午,他们运用汉字激光照排技术排出了《伍豪之剑》。此后,陈堃銶又先后主持了华光Ⅱ型、Ⅲ型、Ⅳ型激光照排系统,并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应用。
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汉字激光照排技术”掀起了我国印刷技术革命,成为自主创新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典范。但在系统研制成功并且广泛应用之后,向来淡泊名利的陈堃銶选择了退居幕后。她更多地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了对年轻人的培养中去。
让年轻人出彩,成了她后半生新的信条。三行寄语凝聚着她的殷殷期盼: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望大家成为国家的栋梁,为祖国作出贡献!
(文字整理:田媛 视频剪辑:李伯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