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学的通识课程,公共选修课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公共课的含金量,需持续深化公共课改革,催化其“褪水成金”。[详情]
近日,2025年中国科协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启动。据中国科协统计,自2024年9月启动试点以来,这一计划已让3225名博士生获得包括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出国(境)交流等12607项学术资助。[详情]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详情]
即时播报:
读了光明日报近期“建功西部”连续报道,我非常有感触,也被当代青年学生身上的这股韧劲儿、闯劲儿所感动。上海交通大学也有一大批青年学子,他们苦练本领、积蓄能量,毕业后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详情]
卓越工程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科学技术研究院……近日,西安理工大学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助力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同时揭幕了13块新牌匾。“这不是简单的机构加减法,而是学校以学科布局的系统性重构,旨在构建‘学科—科研—人才—产业’贯通融合生态体系。”西安理工大学校长刘云贺表示。[详情]
为着力破解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为教师创设潜心教书、静心育人的良好环境,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若干措施的通知》,对深化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作出系统部署。[详情]
近年来,江津区探索推出“113+N”劳动教育模式,即以1个区级示范基地为引领,推动每所学校打造1个劳动教育特色品牌,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机制,拓展N项劳动技能培养。[详情]
11月3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林蕙青,教育部有关司局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及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出席论坛开幕式。[详情]
让“校馆弦歌”成为育人的有效载体与有力抓手,非一日之功,需系统谋划、久久为功 蕴藏着家国情怀、人文理念、科学精神的各类校馆在特定空间与叙事中,构筑起一个立体的、沉浸式的“文化情境”。[详情]
今年授课时,课程主讲教师孙洁民直接回应:“某种程度上是这样的,有些‘自找苦吃’,但吃苦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本课程的内容。因为农业劳动、工业劳动、调查研究等,只要认真去做,多少要吃些苦。”[详情]
日前,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在北京化工大学举行2025年新增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集体授牌及科普教育专家聘任仪式,为新增的15个科普教育基地集体授牌,并为新增的37名科普教育专家颁发聘书。[详情]
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两百多支队伍参加大赛总决赛。走出象牙塔的高校学子们在智能无人系统竞技领域表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令人感到赞叹。[详情]
AI如何才能理解教育本身?10月24日,科大讯飞在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期间发布“懂你的AI黑板”。在发布会上,科大讯飞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让AI拥有一颗懂教育的心。”[详情]
暑期,湖北迎来出国留学生体检高峰期。8月12日,湖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数据显示,5月以来,到该中心出国留学体检人数逐月上升。其中,7月共实施出国留学体检2617人次,环比增长21.55%,同比增长37%。[详情]
2023年,常笑到法国巴黎留学。今年,她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并见证巴黎奥运会。此次巴黎奥运会上,常笑担任的是奥运村交通组志愿者,负责在上下车区域引导车辆和运动员,调配奥运会专用车辆,确保交通服务畅通有序。[详情]
来中国留学之前,我在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驻巴基斯坦海外公司做机械工程师。和中国同事一起工作的这些年,他们的专业、勤奋、团结等让我对他们的国家充满好奇[详情]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谢永华表示,作为中国第一所公办职业本科院校,学校建设了中国第一个“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推广基地,已连续5年举办中美师生交流活动,助力中美教育人文交流,此次项目深化了中美职教合作。[详情]
教育部此前表示,将完善“职教高考”顶层设计,扩大职业本科、职业专科学校通过“职教高考”招录学生比例,推动“职教高考”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特别是职业本科学校招生的主渠道。[详情]
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就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指出:“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地学习应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工具和方法。[详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殷切期望,是新时代新征程赋予广大人民教师的职责使命。[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