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明时评:“寒假时间”开启,大学生返乡咋安排
首页> 教育频道> 评论观察 > 正文

光明时评:“寒假时间”开启,大学生返乡咋安排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1-01-14 16:1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王石川

  临近年关,高校师生开启“寒假时间”。当前,国内多地出现散发疫情,在“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下,作为春运学生客流的主力军,大学生还返不返乡?如果返乡,返程路上有何防疫要求?这一系列问题备受关注,引发热议。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举家团圆,人生一乐。应该说,随着寒假开启,大学生回家过年是个人选择,不应指责,不能拿道德“绑架”他们。但现实情况是,多地疫情呈散发、多点散发态势,一些地方还比较严重,不可不正视这一局面。此前,张伯礼院士已坦言,去年国庆期间几亿人口流动没事,但春节“不行”,“这个寒冷的季节,非常适合病毒生存。”言之谆谆,如在耳畔,不可藐之。

  返乡还是不返乡,固然属于个人意愿,但必要的制度安排不能阙如。如果大学生所在的高校处于中高风险区,那就不妨过了这个“风头”再返乡,否则过于周折,会遇到太多被“折腾”的事。建议中高风险地区的高校学生就地过年,不能止于呼吁,无论高校地方政府都应伸出援手,让他们安下心就地留下来,在居住和饮食等方面有足够保障。同时,还应与大学生的家人保持紧密联系,让他们放心。此外,还应推出错峰机制,让大学生在疫情形势好转后有机会与家人团聚。

  此前,有传言称,有部分在郑州读书的石家庄籍大学生,因为疫情原因无法返乡,而所在学校又不让留宿,导致无处可去。另有消息称,有学生在石家庄实习游玩,多待了几天,结果学校回不去,城也出不去,酒店住不起,无家可归。有关部门应尽快查证是否属实,如果属实则需迅速开展帮扶工作,绝不能因疫情防控而忽略他们的合法权利,通过温情帮扶让每一个人都感到暖意。

  今年冬春季节是校园疫情防控的关键节点,抓住这个节点开展好工作,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据报道,有的地方已提前出台应对措施,比如,对准备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劝导暂缓离校;对从省外中高风险地区返回省内的学生、家乡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和有家庭成员从事冷链物流和进出口贸易的学生,“一人一档”跟踪掌握健康状况。未雨绸缪,方案越细致越见效。

  有些大学生返乡意愿强烈,如果他们符合返乡要求,当然可以回家过年。但是返程路上的制度安排也需跟上。有的地方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和学生在确保安全前提下,采取集体包车、结伴乘车、家长接送等方式离校返校,并要求学生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到达目的地后遵守属地规定,配合落实隔离观察、核酸检测等防控要求。如此种种,也是务实之举。这既需要监督到位,也需要学生积极配合,尽到应尽的公民责任。

  有返乡就有回校。春节后,大批返乡的学生要逐渐返回学校,这同样需要周密部署,按照以往经验,应根据分期分批、错时错峰有序返校。在这个过程中,同样需要建立信息台账,“一人一档”,精准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关照。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去年年底,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认真做好寒假前后高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指出,各地教育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部门责任,及时研判、及时部署、及时督导检查,绝不能有丝毫麻痹松懈。无论科学安排寒假放假时间,还是引导师生做好返乡和居家期间疫情防控,乃至错峰安排春季学期开学返校,每个环节都不可疏漏,把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才有可能万无一失,不留遗憾。

  比如,教育部要求加强放假后校园管理,不断提升校园服务保障水平,及时调整优化校园后勤管理措施,妥善安排、有力保障留校师生寒假学习工作生活。在疫情防控期间,惟有每个细节都符合规定、有饱含人文关怀,才能让就地过年的师生有归属感。

  心安之处即故乡。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最让人触景生情。让乡愁有安放的地方,让思念有寄托的载体,让就地过年的大学生感受到深情厚谊,让他们的家人安心,有赖于有关部门的工作做得更走心一些。人文关怀再多一些,再醇厚一些,就地过年的大学生就能更暖心一些,而不至于陷入焦灼与无奈之中。

[ 责编:李宜蒙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秋节:他们坚守岗位

  • 各地铁路部门迎来国庆出行高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2023-09-19 17:52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2023-09-15 16:49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09-12 15:59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2023-08-30 14:56
2023年8月23日,山东省荣成市海岸风景醉游人。
2023-08-25 15:39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08-24 16:28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2023-08-22 15:32
近年来,该地采取"党支部 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种植芡实,形成特色产业
2023-08-21 19:51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2023-08-19 10:26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08-18 17:50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
2023-08-17 16:14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2023-08-15 16:16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8名少先队员来到某干休所看望抗美援朝老兵郑尊礼,通过聆听战斗故事、参观荣誉史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情,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3-08-14 15:14
颐和园自古就是皇家的避暑胜地。
2023-07-31 20:21
2023年7月30日,湖北宜昌雨过天晴,三峡大坝附近云雾缭绕宛如画卷,美不胜收。
2023-07-30 16:45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
2023-07-27 16:50
郁金香花以其特有的徇烂多彩,娇艳妩媚地高雅身姿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其花也像牵牛花一样,白天舒展开美丽的花瓣,迎风起舞,将最美的身姿展现在人们面前,到了夜晚又好像害羞的姑娘逐渐收拢起多彩的花衣,以待朝阳升起时再一次绽放。
2023-07-19 21:40
2023年7月18日,在安徽省淮北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的足球场上,来自乡村小学的小球员们正在进行足球训练。
2023-07-18 14:11
2023年7月14日,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行。
2023-07-18 10:13
2023年7月17日,山东荣成寻山海洋牧场,养殖工人驾驶船只在云海之间收获江篱,构成耕海牧渔的美景画卷。
2023-07-17 15:1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