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无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或做法,否则无法成功。对国家和社会来说,规矩就是法。人人都要遵守法律,维护法律。
12月4日是我国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作为国家的小公民,社会的小主人,青少年同样应该学法、懂法、守法。只有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好公民,因此,中小学生学习法律既重要,也必要。
但对于青少年来说,宪法听起来还是有点“高大上”,似乎距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很遥远,很多孩子也没有真正理解宪法的含义。那么如何让学生形成深厚的宪法意识,而不是走马观花式的学习呢?
小编必须要为这所学校打call!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让宪法知识和法治精神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可是花了不少心思,特别策划了为期一周的专题活动——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第一届法治文化节。
“宪法之门”、 走进检察院、聆听专家讲座...... 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 动真正将文本上的宪法“活起来”、“落下去”,将法治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看看人家的学校)。快随小编一探究竟吧!
▲作为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启蒙者和奠基人,孙中山先生的法治思想,不仅在内容上博大精深,在实践上也影响深远,对中国的法治现代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此次活动宣传册封面的“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第一届法治文化节”几个大字正是设计为中山体,致敬孙中山先生。
第一站
“宪法之门”
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首届法治文化节活动主要有 四大亮点,首先是国家宪法日特别策划——“宪法之门” 观看展板知识竞答集章活动。
本次活动可是学校为同学们精心打造,新奇而又充满挑战。大家兴趣满满,刚吃过午饭就迅速聚集到学校操场,迫不及待参与到活动中来。
学生们 穿过“ 宪法之门”,来到了由21块展板组成的“宪法世界”。他们目不转睛地看着每一块宪法故事展板,大脑不断飞速运转,记忆宪法知识,好在接下来的抽签答题环节中大显身手。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牢牢掌握宪法知识,学校还为同学们准备了“ 小惊喜”:每答对一组题,就可以在《活动手册》上相应页码盖一个章,每一个章对应一个字,集齐便可构成“ 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第一届法治文化节”。
厉害了,学霸们,666!
第二站
走进通州区人民检察院
国家宪法日当天,学校的初一学生走进通州区人民检察院,参加检察院公众开放日活动,零距离感受检察院工作,感受法治文化,体验到检察院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的威严庄重。
检察官详细地向学生介绍检察机关 检察服务中心 和 案件管理中心两个重要“窗口”,还带领同学们参观了 未成年人案件检察部的案件办理区—— 未成年人心理工作室, 展示了目前国际上十分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 箱庭疗法(又称为沙盘游戏治疗)” 和“ 宣泄疗法”。
一盘细沙、一瓶清水、一架子各式各样的物件造型,都可以帮助检察官对涉罪未成年人和未成年被害人进行咨询和疏导。大家对此兴趣颇深,纷纷上前体验。
检察官还进一步为学生普法, 带来一场主题为“你所不知道的网事”的法治讲座,让学生们对网络谣言、网络黑客、网络游戏、网络购物诈骗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课程结束后,检察官和学生进行了互动,进一步夯实法治理念。随后,检察官进行领誓,学生宣誓。
第三站
参观北京警察博物馆
为了让学生了解警察的发展,感受首都公安事业走过的艰辛过程,弘扬警察不畏艰难、不惧牺牲的精神,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将“参观警察博物馆”作为此次法治文化节系列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
据小编了解,此次博识活动围绕“感受为人民服务的温度,为警察打call”的主题,学生自主选择任务并分组,通过参观,访问相关人员等形式,在实践中加深对警察职业的了解,提高爱国主义情感,培养自身的责任感。
博物馆藏各类文实物2万余件,展出文实物2000件。展览采取编年史与重大专题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北京市公安局建局60多年的发展历程,以及他们为维护宪法及法律尊严和维护首都稳定,保卫人民安全,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的巨大贡献和辉煌成就。
此次参观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是极其有益的学习体验,不仅在于对警察警务知识的了解,还让学生进一步关注警察的工作使命,使他们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让孩子们初步体会到法治生活对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树立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第四站
《防范校园欺凌》专家讲座
当前,校园安全是全社会时刻关注的问题。为此,学校举办了 《预防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的专题讲座。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殷超 结合自己多年丰富的工作经验,深入浅出地为学生们讲述了校园欺凌的含义以及行为的恶劣后果,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顿丰盛的法制大餐。
针对部分青少年学生性格急躁、自控能力较弱、法制观念淡薄的一些不良现象, 殷老师警示学生要遵纪守法,不要做让个人后悔、家庭蒙羞、社会不安的糊涂事情,要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充分珍惜大好的学习时光,以真才实学回报家长和社会。 座位上的同学们 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地将重点内容记录下来。
此次 讲座不仅让学生接受法治文化熏陶,还增强他们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能力,使学生懂得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珍惜校园美好时光,远离罪恶,远离危害,做一名守法、用法、护法的中学生。
虽然这是首师大附中(通州学校)法治文化节的“首秀”,但精心策划的活动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让同学们大呼过瘾!大家对法律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会,认识到宪法就像空气、水一样,时刻在自己身边。
法制教育要从少年抓起。首师大附中(通州学校)历来重视学生的法制教育,不断加强学生法治素养,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营造文明守纪的和谐校园。
作者:本报记者 初小青 白光源
[责编:刘洋]